我們認為,搞好河蟹育苗,應把好“五關”:
一、布卵關:布卵密度要按水質環境、餌料供應及育苗配套設施標準等實際情況確定。生產條件好、設備標準高的育苗室,布卵密度可適當提高,否則要適當降低。目前的育苗水平是:從布卵到大眼幼體出池,一般育成率為10-25%,單方水體出苗量在0.25-0.4千克。我們認為較適宜的布卵密度應掌握在30-40萬粒/立方米。
二、水溫關:水溫是幼體正常變態生長的重要條件之一。水溫過低,延長變態時間,水溫過高,又影響幼體質量。因此育苗期間的水溫,不能時高時低,造成溫差過大,一般Z1階段水溫要控制在21℃左右,以后每變態1次,水溫提高1-1.5℃左右。
三、水質關:在目前水質不同程度遭受污染的狀況下,育苗用水要達到三項標準。一是要配備兩個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室外蓄水沉淀池,輪換消毒,輪換用水,有條件的育苗單位可配套沙濾設施。二是增溫水體與育苗水體的配比要達到1:1,以滿足育苗期間的排、換水需要。增溫水體不足,可用育苗池做增溫池,應避免大水體育苗,小水體預熱、排、換水失調。三是處在高鹽區域的育苗室要配備淺水井,以調節育苗用水的鹽度,保證幼體的正常脫皮變態生長。
四、餌料關。餌料是幼體維持生命、保證正常發育的物質基礎。投餌多少,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幼體的發育速度、體質強弱和水環境的好壞。因此在育苗期間,不僅要千方百計保證投喂數量,而且要強化餌料質量。確定投餌數量時不能照搬書本,關鍵在于經常檢測幼體腸道的攝食情況和觀察水中有無剩餌,要做到無餌則投。Z1-Z3期投喂餌料品種以單胞藻和蛋黃為主,并搭配投喂一定數量的酵母;Z3期可少量投喂鹵蟲幼體;Z4-Z5期以投喂鹵蟲幼體為主,大眼幼體期以投喂鹵蟲成蟲為主。育苗技術人員對全面育苗情況及每階段應投喂的餌料數量和品種必須心中有數,并提前做好準備。鹵蟲孵化水體不足時要提前由育苗水體中調劑,避免出現"幼體多、餌料少,死亡率高,成活率低"的現象。
五、出池關:苗種進入大眼幼體期后5-6天即可出池,出池前更要投足餌料,保證苗種健壯,進入大眼幼體第二期開始進行水質淡化,鹽度日降幅度控制在5左右,到苗種出池時水質鹽度要降到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