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遼寧省遼中縣種養(yǎng)專業(yè)戶打破傳統(tǒng)養(yǎng)殖方式,改革種養(yǎng)制度,實行多元復合結構立體開發(fā)。養(yǎng)殖戶根據(jù)生態(tài)學原理,采用蓮藕生態(tài)兼作復養(yǎng),蓮藕塘收入提高2倍~3倍。
一、池塘建設
選擇水源充足、進排水通暢、水質無污染、土質肥沃、地勢平坦、保水性強的池塘。自然池塘面積以10畝~20畝、池深1米~1.5米、塘底淤泥厚20厘米~40厘米為宜。冬季在泥中摻拌一定量的植物秸稈和豬牛雞糞等;構筑高達70厘米以上塘基,以防暴雨來臨時塘水外溢,苗種逃逸;有條件的,四周用磚、水泥砌成高50厘米~70厘米防逃墻,墻頂部用橫磚蓋成“T”字型,以避免黃鱔用尾巴鉤墻外逃;墻內外各涂一層水泥漿,堵住漏洞,進出水口安放不銹鋼金屬密眼攔網(wǎng)。水深最低保持15厘米,利于鱔、鰍攝食和呼吸。春季下藕種時相應減少藕種量,以防荷葉過多擋住陽光,而適量荷葉有利于池塘降溫避暑。一般畝用藕種200公斤~300公斤。
二、苗種放養(yǎng)
選體壯、無病、無傷、大小均勻、身體背側呈黃色、有黑褐色斑點的鱔種放養(yǎng),規(guī)格為每公斤30尾左右,畝放養(yǎng)3000尾~5000尾。鰍苗規(guī)格0.5克,力求大小一致,畝放6000尾~10000尾。適當搭養(yǎng)鰱、鳙魚,規(guī)格為每公斤10尾~15尾,畝放500尾~700尾。在6月份前后放養(yǎng)鰱、鳙魚夏花,畝放700尾~2000尾,用作鱔、鰍活體餌料,但不能放養(yǎng)青、鯉魚。蓮藕兼作可放養(yǎng)草魚,實行“以萍養(yǎng)草”,需每天投喂新鮮浮萍和草料,草魚飼料不能中斷或少投,以免草魚轉食蓮葉,造成損失。
三、飼料投喂
黃鱔以動物性飼料為主,如蚯蚓、蠅蛆、小魚、蝦、黃粉蟲或豬禽內臟下腳料;植物性餌料為輔,如豆餅塊、麥麩、浮萍、豆腐坊的下腳料等或配合飼料。飼料要新鮮,變質飼料不可喂。對剛放養(yǎng)的鱔苗,先喂小動物性餌料,待馴化后再喂配合飼料。藕塘內宜先放養(yǎng)鱔苗,待適應配合飼料后,再放養(yǎng)鰍苗。如鱔鰍苗同時放養(yǎng),必定影響鱔魚馴化。泥鰍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如水草、菜葉、米糠、豆餅輔以動物性餌料和配合飼料,投飼量為體重的5%。對鰱、鳙魚,定期向藕塘中潑灑發(fā)酵的糞水,培育浮游生物作餌,每次每畝潑灑糞水50公斤~100公斤,同時為泥鰍提供優(yōu)質浮游生物餌料。
四、疾病防治
實施鱔、鰍、鰱、鳙、藕生態(tài)兼作,利于調整多元復合養(yǎng)殖結構,改善水體環(huán)境,生態(tài)防病效果好。但是,同樣要做好人工防病工作,在苗種放養(yǎng)前,用1‰高錳酸鉀溶液或3%~5%食鹽液浸洗5分鐘,殺滅寄生蟲。注意防治鱔、鰍的常見病,如腐皮病、膚霉病、爛尾病、毛細線蟲病等,還要及時消除水老鼠等生物敵害。
五、日常管理
注意控制水位,水深宜保持15厘米~30厘米。夏季汛期隨時注意水位上漲,防止魚類外逃。7月~8月高溫季節(jié),及時換水或加注新水。
六、及時收捕
鰱、鳙魚,可在“秋分”至“冬至”時收獲,一般畝產鰱、鳙魚250公斤~300公斤。進入9月份,可采用鱔籠等工具捕獲鱔鰍;越冬前采收,可用雙手依次逐塊翻泥取出。如果留待春節(jié)前后出售,要在越冬期間做好防凍工作,必要時需排水覆蓋防凍。如采用帶水越冬,水層不能過淺,以防結冰。黃鱔自投放苗種后,飼養(yǎng)3個月,便可長到30厘米~40厘米。一般畝捕鱔、鰍魚達200公斤左右,畝均產藕2000公斤~3000公斤。蓮藕和復養(yǎng)魚類的年總收入,平均每畝達5000元~8000元,較單種單養(yǎng)提高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