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腸出血型草魚出血病與細菌性腸炎病
發病早期兩者外觀癥狀極為相似,病魚體色發黑,體表輕微充血或出血,離群獨游,游動緩慢,食欲減退,剖開魚腹兩者均見腸壁充血。不同之處在于活檢時前者腸壁彈性較好,腸腔內黏液較少,鏡檢可見腸腔內有大量紅細胞及成片脫落的上皮細胞;而后者腸壁彈性較差,腸腔內黏液較多,鏡檢發現腸腔內紅細胞較少,有部分壞死脫落的上皮細胞。防治出血型草魚出血病,每立方米水體可用二氧化氯0.3克對水全池潑灑,隔1天再用1次,同時每100公斤魚每天用大黃、黃芩、黃柏和板藍根各0.5公斤,再加食鹽0.5公斤拌飼料投喂,連喂7天;或每100公斤魚用三黃粉(大黃50%、黃柏30%、黃芩20%)500克拌飼料投喂,連喂3天為1個療程,根據治療效果連用二、三個療程。防治細菌性腸炎病,每立方米水體可用漂白粉1克或優氯凈0.3克對水全池潑灑,同時每100公斤魚用大蒜素0.5-1克拌入10公斤精料中投喂,每天1次,連喂3天為1個療程,連用2個療程;或每100公斤魚每天用干穿心蓮2公斤(鮮草3公斤),打成漿,再加食鹽50-100克拌飼料,分2次投喂,連喂3天。
二、鰓霉病、細菌性爛鰓病與寄生蟲性爛鰓病
三者外觀病狀基本相似,病魚體色發黑,尤以頭部為甚,鰓上黏液增多,鰓絲腫脹,嚴重時鰓絲末端缺損,軟骨外露。發病晚期三者易區別,細菌性爛鰓病,鰓蓋內表皮組織發炎充血,中間部分腐爛成不規則的“開天窗”,其余二者無。如無“開天窗”或處于發病早期,則要借助顯微鏡加以鑒別,若鰓絲腐爛發白帶黃色,尖端軟骨外露,并粘有污泥或黏液,見有大量細長、滑行的桿菌,酶免疫測定呈陽性反應,可確診為細菌性爛鰓病。鏡檢若寄生蟲數量多,則為寄生蟲性爛鰓病,若鰓絲末端掛著似蠅蛆一樣的白色小蟲,常為中華鳋病;鰓部分泌大量的黏液則為隱鞭蟲、口絲蟲、車輪蟲、斜管蟲、三代蟲或指環蟲病。鰓片顏色比正常魚的白,并略帶有紅色小點,則為鰓霉病,鏡檢可見病原體的菌絲進入鰓小片組織或血管和軟骨中生長。防治鰓霉病,每立方米水體可用生石灰30克左右,溶水全池潑灑,注意適時加注新水,保持水質清新,用混合堆肥代替人糞、牛糞培水。防治細菌性爛鰓病,每立方米水體可用漂白粉1克或優氯凈0.3克對水全池潑灑,也可按500克大黃用氨水10公斤(0.3%)浸泡12小時,對水全池潑灑,濃度為每立方米水體含大黃2.5-3.7克,或將五倍子搗碎用水浸泡后對水全池潑灑,濃度為每立方米水體含五倍子2-5克。防治寄生蟲性爛鰓病,對于斜管蟲、車輪蟲、口絲蟲等可每立方米水體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二者比例為5:2)合劑0.7克對水全池潑灑;對于指環蟲、三代蟲、中華鳋引起的鰓病,每立方米水體可用強力殺蟲靈0.2克對水全池潑灑。
三、細菌性白頭白嘴病與車輪蟲病
前者病魚體色發黑,漂浮在岸邊,頭頂和嘴的周圍發白,嚴重時發生腐爛,且常發生于魚苗期和夏花階段;后者魚體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防治細菌性白頭白嘴病,每立方米水體可用五倍子2-4克,在水中浸泡30分鐘后對水全池潑灑;或每立方米水體用大黃2.5克,先將大黃放入20倍0.3%氨水中浸泡過夜,然后將汁液全池潑灑。防治車輪蟲病,每立方米水體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二者比例為5:2)合劑0.7克對水體全池潑灑。
四、豎鱗病與魚波豆蟲病
感染豎鱗病的病魚體表粗糙,魚體前部鱗片豎立,鱗囊內積有半透明液體;嚴重時全身鱗片豎立,鱗囊內積有含血的滲出液,有時伴有體表充血,鰭基充血。后者發病是因大量魚波豆蟲寄生在鱗囊內而引起豎鱗癥狀,需用顯微鏡檢查鱗囊液才可區別,前者有大量短桿菌,而后者有大量魚波豆蟲。防治豎鱗病,每畝用艾蒿根5公斤、生石灰1.5公斤,將艾蒿根搗爛取汁并加入石灰,調勻后兌水全池潑灑;防治魚波豆蟲病的方法同車輪蟲病。在冬季,水溫2-8℃時,每立方米水體用硫酸銅和高錳酸鉀(二者比例為5:2)合劑0.3-0.4克兌水全池潑灑,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