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無公害養殖的普及和推廣,微生態制劑以其無毒害、無殘留等優點,越來越受養殖生產者的青睞,為了使養殖者進一步合理正確地使用微生態制劑,筆者現將其作用及使用簡介如下,供廣大養殖者參考。
一、微生態制劑的作用原理
1、維持蝦蟹體內外微生態系統平衡:蝦蟹腸道內天生存有一定數量的微生物種群,并處于一定的動態平衡之中,當機體受到各種不良因素,如受飼料變化、環境溫度變化以及長期使用抗生素等的影響,這種平衡就會失去,原有優勢種群發生變化,造成蝦蟹機體抵抗力下降。這時通過拌服含有微生態制劑的餌料,讓有益微生物在腸道內大量增殖,通過產生代謝產物和類抗生素物質,降低腸道pH值,以及與有害微生物競爭養分,能起到抵御致病微生物產生和繁衍的作用,從而保持和恢復腸道內微生態系統的平衡。
2、合成酶和維生素:某些微生態制劑在蝦蟹體內可產生各種消化酶并合成多種維生素、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等,分泌活性物質,參與能量和維生素代謝,促進蝦蟹對飼料的利用。有些酶類在蝦蟹腸道內含量較少,甚至根本無法合成,產生這些酶類的有益微生物對保證蝦蟹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作用。
3、拮抗和保護作用:有些有益微生物在蝦蟹腸內迅速繁殖,能和病原微生物競爭腸內的定居部位,抑制病原微生物附著在腸細胞壁上,與病原微生物發生競爭性拮抗作用,從而保護腸道微生態系統的平衡。
4、增強機體免疫力:某些有益微生物能使蝦蟹機體免疫器官的發育加快,T.B.淋巴細胞的數量增多,從而提高蝦蟹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水平。
5、生物奪氧競爭:蝦蟹腸道內的正常微生物菌群以厭氧微生物為主,當某些好氧性有益微生物以孢子狀態進入消化道后,迅速增殖,消耗腸內大量氧氣,使腸內氧氣濃度下降,造成有助于厭氧微生物生長、不利于好氧致病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同時恢復正常的體內微生態平衡,達到防病治病和促進生長的目的。
6、降低有害物質的產生:蝦蟹腸道內大腸桿菌等有害微生物活動增強時會導致蛋白質轉化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質,由于微生態制劑能明顯降低腸道中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數量,從而減少氨及其它腐敗物質的過多產生,使糞臭氣減少。另外,有益微生物能利用水環境中過多的有機物合成菌體物質,從而降低環境中氨氮、亞硝酸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含量,凈化養殖水環境。
二、微生物制劑的使用實例
1、培水:在蝦蟹放養前10天左右,用100倍復合微生物制劑稀釋液均勻潑灑池塘,凈化環境,放苗前3天,再用濃度為每立方米20毫升的復合微生物制劑稀釋液潑灑水面,使水中的有益微生物種群形成優勢種群,有助于蝦蟹下塘就能適應生長。
2、調水:水質突變、蝦浮游水面時,用復合微生物制劑每畝1.5千克拌2千克紅糖化水后進行全池潑灑。一般情況,每半個月用復合微生物制劑每畝1千克~1.5千克稀釋后全池潑灑,具體視水質情況調整潑灑時間和用量。
3、拌喂:每隔10天~15天,用100倍~200倍復合微生物制劑稀釋液噴灑飼料,稍加拌和使其均勻后,馬上投喂。
4、改底:當蝦蟹池底發生惡化時,畝可施用5千克的光合細菌配合沸石粉30千克,情況嚴重的可施用2次;pH值偏高時,可施用降堿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劑);水色發紅、發白、發黑,可先施用每立方米0.5克二氧化氯,3小時后加水,下午施用沸石粉、晚上開動增氧機,72小時后施用枯草芽孢桿菌;抑制絲狀藻,每畝施用5千克的光合細菌,配合使用活性黑土處理水質,再施用細胞藻類生長素快速肥水。
三、微生物制劑使用注意事項
1、要長期使用。微生物制劑的預防效果好于治療效果,其作用發揮較慢,長期使用方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要盡早使用。通過先入菌的大量繁殖,形成優勢種群,減少或阻礙病原菌的定居。
3、要采用適當的方法及適時使用。有些微生物制劑可全池潑灑,有的作為飼料添加劑,有的可與其他物質混合使用。要選擇好投放時間,如光合細菌及硝化細菌投放時最好和沸石粉混合使用;而芽孢桿菌則須在水瘦時使用,因其能迅速利用大分子有機物質,同時能將有機物質礦化生成無機鹽,從而為單細胞藻類繁殖提供營養,維持穩定的水色。
4、禁止與抗生素、消毒殺菌藥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藥同時使。
5、施用時注意菌體活力及菌體數量。一般要求含每毫升3億個以上的活菌體,且活力強,同時注意制劑的保存期,隨著保存期的延長,活菌數量逐漸減少,故保存期不宜過長,并且打開包裝后盡快使用。
6、有的微生物制劑在使用前要活化培養。活化能讓微生物迅速“復活”,活菌數量成倍增加,也能使菌迅速適應池塘水質條件,如芽孢桿菌使用前要采用本池水加上少量的紅糖或蜂蜜,浸泡4小時~5小時后即可潑灑,這樣活化的芽孢桿菌繁殖速度快,可提高使用效率。
7、注意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如溫度、pH值。硝化細菌在pH值低于7或高于8.5的水體中繁殖速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最適范圍為7.8~8.2,所以要控制好水體中的pH值,以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