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種培育
魚苗池面積1~6畝為宜,使用生石灰清塘,進水管用60目篩絹扎牢防止野雜魚進入池塘。放苗前3~5天,引入無污染水源,水深60厘米,每畝施發酵雞糞或豬糞200~300公斤,培肥水質,保持水體透明度20~30厘米。魚苗密度15~20萬尾/畝,投喂豆漿等人工飼料,培養至烏仔后分塘稀養,畝放夏花8000~1萬尾,套養草魚烏仔1000尾,當年培育至2兩左右大規格苗種。
二、成魚養殖
長豐鰱可作為主養品種,也可作搭養品種。放養密度與計劃產量、輪捕次數、養殖模式、不同區域等相關。濾食性魚類與吃食性魚類搭養比例應根據各地魚池條件、當地飼料肥料來源、技術與管理水平等因素來靈活掌握,適當調整。主養條件下,放養長豐鰱大規格苗種500尾,套養少量草魚、青魚、鳙,飼養至越冬,體重可達2.5~3.5斤上市規格。池塘套養以草魚、鯉魚為主養,套養長豐鰱200尾,飼養至越冬可達上市規格。
三、肥料與飼料
以有機肥、配合飼料組成肥料、飼料系統。每畝水體產700公斤長豐鰱需有機肥5000公斤,各類有機肥質量要保持各自的自然含水量,應經發酵腐熟后兌水潑灑使用。綠肥要求鮮嫩。長豐鰱的配合飼料粗蛋白質含量要求25%~30%,飼料應無霉變、未腐爛變質。
四、飼料投喂
根據長豐鰱的健康情況,水質、天氣情況等靈活調整,若遇到大雨或暴雨等惡劣天氣,可少喂或不喂,水質變壞,也可以減少投喂量。
五、日常管理
科學的管理是高效養殖的基本措施。應堅持每天早晚巡塘,清除污物,觀察水色變化,判斷水質優劣。檢查魚群有無浮頭現象,攝食、游動情況是否正常,判斷有無魚病發生,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每半月,隨機抽樣檢查魚群的肥瘦情況,通過體重的變化,推算魚群的生長速度,確定下一階段的投餌量。
六、水質管理
池塘水質的好環直接影響到長豐鰱的生長發育。養殖長豐鰱的魚塘水色以黃綠色為好,水深1.5~2米,酸堿度為中性或弱堿性,透明度以20~30厘米為宜。改善水質可以通過加入新水或使用生石灰全塘潑灑的方法,有條件的池塘可以15天左右加入10~20厘米高的新水,每隔30天全塘潑灑生石灰,用量為8~10公斤每畝。
七、主要適宜養殖地區
長豐鰱為人工選育的新品種,適合在全國范圍內的淡水可控水體中廣泛養殖,最適宜養殖地區為華中、華東、華北、華南、西南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