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種放養后出現死亡或存活率低,往往都發生于苗種購自外地的野生苗。泥螺放苗季節一般在農歷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間,因泥螺苗小,在氣溫低、陰雨天氣,野生苗種一般不會爬出灘面,采捕野生苗的商販就采用一些藥物噴灑灘涂表面。使幼泥螺不堪忍受而紛紛爬出灘面,這樣,方便了苗種采捕,但這些泥螺苗雖暫不會死亡,其活力、體質已受到很大影響,放養后不易鉆潛、極易被潮水沖走或出現死亡,且生長緩慢。
極個別的賣主,將刮來的泥螺苗用淡水浸泡,以求苗種吸水后增重而增加收益。泡淡水后的苗種,表面上看起來光滑、干凈、雜質淤泥少、個體大,但經淡水泡后的幼泥螺活力極差,一周內就很容易死亡,鉆潛灘涂后則不易再爬出來,死亡后導致涂面變黑、變臭,往往造成這片涂面的繼發性病害發生,使隨后幾批放養的苗種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此外,苗種的運輸方法、運輸時間、運輸過程中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也普通存在,也是導致泥螺苗種活力下降、質量變差的原因。
技術含量低
用藥量過大是造成養殖泥螺死亡的直接原因。許多地方雖已明令禁止在灘涂上使用三唑磷(對魚、蝦、蟹毒性尤強,破壞灘涂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但個別地方仍在繼續使用,且使用濃度日益增高。據室內毒性試驗結果表明,1.5ppm三唑磷已使成體泥螺出現麻痹、足部異形(畸形)、爬行能力差、足的吸附力弱等癥狀,而在養殖場地,噴灑三唑磷遠遠不止這個濃度。
片面盲目追求高密度放養也是造成泥螺死亡的原因。在養殖后期表現更為突出。隨著泥螺生長,攝食量增加,灘涂上油泥日益減少。因為食物缺乏,部分泥螺生長受抑制,表現為生長緩慢或不生長,至起捕季節,有些個體仍很小,體重相差一倍以上。而采捕季節的死亡泥螺往往是小個體泥螺,這與餌料缺乏、營養差、體質弱有一定關系。
養殖底質環境老化,腐殖質逐年積累,超過了海區灘涂的自凈能力,也是致病原因之一。幾年前泥螺養殖根本無大規模的死亡現象發生,且生長良好生長速度快、體質健壯,泥螺養殖連續3年~4年后,則極易出現死亡。目前的泥螺養殖,放苗前清涂、翻耕不徹底,長期養殖勢必導致底質老化,使泥螺體質變差、抗病能力減弱、適應環境條件變化的能力變差,而易出現死亡。
環境被污染
局部水體、灘面富營養化及赤潮的頻繁出現,使大片灘涂養殖貝類出現死亡。死貝再次污染灘面,繼發性病原細菌大量發生、傳播疾病,帶來惡性循環,導致灘涂養殖條件更加惡劣,引起更大面積的死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