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長期的水產養殖中,靠大量施用化肥來培育水體中的浮游生物可以提供濾食性魚類(鰱、鳙魚類)的單產,其增產和經濟效益是顯著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廣無公害生態健康技術養殖,長期單純使用化肥養魚,會造成漁業養殖水體環境的污染,有毒害的重金屬元素經魚類吸收后會產生變異和累積,人類吃食后對身體健康會帶來很大的危害。
1.氨氮(尿素、氨水等化肥)。經測定使用氮素化肥水域含氮化合物,如果主要含有機氮和氨氮,就說明這水體質量已經受到了污染。有關科研資料表明,一般水體中氮的含量不超過1毫克/千克為宜。氮氨含量的最高允許值為2毫克/千克。如果飲用水的含量超過這個指標,就會給人類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2.硝酸鹽。如果在養魚水體中長期施用氮素化肥,則氮就會以硝酸鹽的形式存在。水體中硝酸的含量一般不超過0.5毫克/千克為宜。如果含量很高就會引起人體變性血紅蛋白癥。水體中對魚類有害的成分,還有亞硝酸鹽和亞硝酸態氮,它們進入浮游生物(藻類、菌類、寄生蟲等)體內,被魚類攝食后可在體內積累。這些物質還能與胺類反應,生成具有致癌、致畸作用的亞硝酸胺類,對人體健康威脅很大。
3.砷。據科學研究分析,磷礦石中砷含量的平均值為24毫克/千克。生活飲用水規定,砷的毒理學指標不超過0.04毫克/升。漁塘長期施用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就會形成砷的積累,干塘后塘水排放到自然水域中就增加了對水體的毒害,最終還是害了人類。
4.酚類。國家規定,生活飲用水中揮發性酚類不得超過0.002毫克/升。由于漁塘過量施用化肥培育水質,水體中就會合成一部分酚類化合物,其中苯酚對人類毒性較大,能使蛋白發生變性和沉淀,對動物(人類)各種細胞都有直接毒害作用。
長期過量使用化肥養魚成了一個令人憂慮的問題。因此,不提倡使用化肥魚。但是在池塘養魚實際工作中,還是要培育(肥)水質,以解決濾食性魚類的餌料。建議用專門水泥池將發過酵的人畜糞有機肥作培育水質養魚,減少杜絕化肥中的有毒害作用的金重屬元素污染,以保持水域生態環境平衡,方可有利于可持續循環發展無公害生態健康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