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池施生物復合魚肥的效果與環境水溫、天氣情況、水體PH、溶氧、土壤和底質等環境因子有關,必須因地制宜,合理施用。
一、水溫的高低直接影響浮游生物的新陳代謝,會影響到它們對肥料的吸收和利用。一般水溫較高時,有益細菌對有機質的分解作用旺盛,肥效發揮較快,水溫低時則相反。施肥后,達到肥水標準的時間隨水溫和天氣情況變化而不同。一般晴天水溫在22℃左右時施肥,1-2天后水色呈黃綠色時,達到肥水標準。若施肥后遇陰雨天,水質還未轉濃,此時不能盲目追肥、以防肥料在池中大量累積,造成損失,甚至魚池缺氧。
二、水體PH魚池施肥效果與水的酸堿度密切相關,池水呈中性或微堿性施肥效果最好,此時,浮游生物生長時最旺盛,如地底淤泥過厚,底質和池水呈酸性時,微生物的生存環境變化,有機肥的分解過程大大減慢,難以達到施肥的預期效果。因此,施用科洋魚肥前最好使用石灰將池水PH值調節至7.5左右。
三、水體溶氧,魚池施肥不足,周期過長,量過少,浮游生物繁殖受限,魚類天然餌料不足,水質清瘦;漁池施肥過量,會污染水質,有機質大量分解會造成水體缺氧,影響魚類的正常生長。因此掌握適當的施肥量是關鍵。施科洋漁肥時,水體透明度在30cm左右,無機氮濃度在0.2-0.3毫克/升左右,有效磷濃度在0.04-0.05毫克/升,對浮游生物繁殖有利。
四、土壤和底質。不同的土壤和底質因其結構和性質不一,對肥料的吸收能力也不相同,在決定施肥時,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如沙質土壤由于顆粒大,天然礦物元素單一,有機質少,對肥料利用能力弱,容易滲漏,施科洋魚肥時最好加施有機肥,這樣有利于底泥的形成。在泥炭土或鈣土為底質的魚池,土壤缺磷嚴重,施科洋魚肥時,加施磷肥,增產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