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水溫變化幅度在20-30℃之間,是魚生長的好時期,特別是對規格較小、體質較差的魚種,正是催肥季節,養殖戶必須切實加強對魚種的培育。
1.消毒清塘,轉入新池:培育魚種的老魚池,經過春夏幾個月的飼養,水質逐漸老化,溶氧與餌料生物減少,致病微生物增多,會使魚種生長停滯。草魚種在這樣的老水池里更易患病。此時應將魚種轉入新池,強化培育。在水源缺乏的地方,可利用原有魚池的水,多拉幾次網,將魚種全部轉出后,每畝用30-40公斤生石灰消毒,用常規方法培肥水質后再投放魚種。
2.大小分類,合理搭配:不同規格的魚種,要分池放養,不同品種要合理搭配。如以鰱、鳙魚種為主,可搭配30%草魚種;以草魚種為主,可搭配30%鰱、鳙魚種。鰱、鳙魚比例以5︰1為宜,若鳙魚種規格小,比例還可減少,否則長不大。培育3類魚種的池塘,放養密度不宜過大,一般水深1.5米左右的池塘,每畝放3000-5000尾為宜。
3.加強投餌,合理施肥:以培育鰱、鳙魚為主的魚池,應多施肥,保證水的合適肥度,并適當投些精飼料。可每隔2-3天施一次人畜糞或化肥,每次潑灑濕糞50公斤左右,化肥按氮、磷、鉀1︰1︰0.5配比,每畝共施5-8公斤,溶于水后均勻潑灑。精料在每天上午9︰00和下午16︰00左右投喂,每千尾魚種每次投喂麥麩、米糠、豆餅等0.25-0.5公斤。以培育草魚為主的魚池,要加強投餌,先喂浮萍、水草、旱草或草漿等青飼料,然后投喂精飼料,避免草魚與鰱、鳙魚爭食精飼料。
4.科學管理,預防魚病:堅持天天巡塘,觀察池魚的吃食和活動情況。注意水質變化,勤換新水,一般每周換新水1次,每次換水10-15厘米。以培育草魚為主的魚池,更要保持水質清新,及時撈除殘渣剩餌,經常刷洗食臺,每隔半個月左右用漂白粉消毒食臺,定期在食場周圍用漂白粉、硫酸銅等藥物掛簍、掛袋預防魚病。發現魚病、死魚要及時撈出檢查,用藥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