鱖魚又名桂花魚,與普通“家魚”相比,池塘養殖鱖魚的單位面積產量較低,但產值卻高出10倍,利潤高4-13倍,近年來深受廣大養殖戶的青睞,成為名特優養魚熱點。池塘單養鱖魚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池塘條件選擇
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的場所建鱖魚塘,要求壤土底質、淤泥較少或新開挖的池塘較為理想。面積以600-3000平方米,水深2.0米左右為宜。配備增氧機和餌料魚培育塘,在池塘四周種植一些沉水性高等水生植物,如鴨舌草、輪葉黑藻等,既可作鱖魚的隱蔽場所,又能吸收塘中過多的肥料。
二、放養規格鱖魚種規格以5-6厘米為宜。由于鱖魚有相互殘食的習性,要求放養的魚種規格整齊。
三、放養密度放養密度與池塘環境、餌料魚的供應和養殖技術密切相關,一般以800-1200尾467平方米為宜。
四、餌料魚培育池塘單養鱖魚,需設專池培育餌料魚,鱖魚塘與餌料魚塘的面積比約為1:4。餌料魚宜采用多池,不同密度飼養,分次起捕,逐步拉疏的養殖方法,保證餌料魚與鱖魚同步生長。一般選擇鱖魚容易捕獲又喜食的鯽魚、鯉魚、鳙魚等為餌料魚,同時,未被攝食的鯉、鯽能攝取池底殘餌或腐爛物,防止水質惡化,以利鱖魚養殖。為保證投喂的餌料魚規格適宜,要經常檢查鱖魚的攝食和生長情況。對餌料魚的生長及規格,采用調整密度和投飼量來控制,養殖密度為常規魚苗的6-8倍,通常能100萬尾467平方米左右,投放人工飼料即可。
五、投餌在鱖魚放養前15-20天,在池塘中培育前期餌料魚,以便魚種下塘時有適口的餌料。放養后應及時向池中投放餌料魚。鱖魚吞食的餌料適口長度為自身長度的1/4-1/3,體高應小于鱖魚的口徑。鱖魚一般在夜間以偷襲方式捕食活動獵物,以晚上8點鐘左右吞食量最為兇猛。每天投喂一次,投喂量以夠鱖魚4-5天食量為宜,不可或多或少,否則魚體易患病引起大批死亡。7-9月是鱖魚生長旺季,食量大,應適時適量增加投喂量;冬季鱖魚攝食強度和生長速度減緩,可適當減少投喂量。最好逐月定期檢測鱖魚生長速度,若發現餌料魚不足或不適口影響鱖魚的生長,應及時調整。鱖魚與餌料魚尾數之比為1:5-10。為保證未吃完的餌料魚能正常生長,應同時投喂適量的菜籽餅。
六、水質管理由于鱖魚耐低氧能力差,對水體溶氧要求較高,一旦缺氧浮頭,鱖魚會首先死亡。據測定,在同等條件下,鱖魚苗窒息點是鰱魚的3.1倍,鯉魚的5。1倍,鯽魚的12.5倍。因此,鱖魚的養殖用水以清新,無污染,溶氧量高,含病原生物少的江河、湖泊、水庫水為佳,若為其它水源,則要經過沉淀,過濾,以免敵害生物對池塘造成危害。在養殖過程中,可通過控制放養密度、沖水、開增氧機、定期潑灑生石灰等措施,以保證良好的水質,最好能保持微流水狀態。如溶解氧在6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40厘米,pH中性或微堿性等,對鱖魚的生長及疾病預防均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七、魚病防治鱖魚的疾病防治與其它水產品一樣,必須貫徹“以防為主,防重于治,有病早治,無病先防”的方針。要求:1、放養魚種前按常規方法嚴格清塘,放養的魚種(包括餌料魚)要求健康無病,并用2%的食鹽水浸泡10分鐘后方可進塘;2、搬魚種時盡量避免魚體受傷;3、巡塘發現鱖魚攝食和行動不正常時應立即檢查,采取相應措施;4、在魚病流行季節(5—10月)采取定期潑灑30毫克針生石灰或投喂藥餌等措施均可較好預防魚病發生。對細菌、寄生蟲:病可分別對癥選用0.7毫克/升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0.2-0.4毫克升B型滅蟲靈,1毫克/升漂白粉或10毫克/升福爾馬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