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鲀、黃鱔、鰻鱺、鯰魚等特種水產動物,由于缺少鱗片的保護,在捕撈、運輸、網箱養殖和高密度養殖過程中常受傷患爛尾病。該病傳染快,死亡率高,治愈后易復發,給養殖者造成損失,生產中應采取以卜措施積極防治。
一、癥狀
發病初期,病魚在池邊或網箱四周慢游,尾鰭外緣有黃色粘狀物,尾柄處枯液及部分表皮脫落。中期病魚食欲減退、有的浮于水面,有的靜靠池邊,尾部有點狀或斑狀充血,周圍組織發炎壞死,尾鰭條潰爛,尾柄處表皮呈灰白色,有的背鰭缺損,晚期尾鰭蛀蝕嚴重,尾柄處肌肉爛去,骨骼外露,最后尾柄爛掉,腸內無食,有的肝臟腫大,伴點狀充血,該病常與真菌及其它疾病并發。
二、預防措施
1、捕撈,運輸過程中謹慎操作,掌握合理的運輸密度。
2、苗種下塘時用3%-5%食鹽水和5-10ppm呋喃唑酮合劑浸洗5-10分鐘,或1%的紫藥水浸洗20分鐘。
3、投喂蛋白質豐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齊全的適口餌料,增強魚的體質,堅持“四定”投喂,及時清除殘餌,保持食臺清潔。
4、常換新水。保持清新水質。定期消毒池水,每15-20天潑灑生石灰或二氧化氯一次,濃度分別為20ppm、0.3-1ppm。
5、在飼料中添加2%的土霉素,或每公斤魚日喂2g氯霉素,連用3天。
6、網箱養殖河鲀,生長旺季每隔10-15天用2%-3%食鹽,2-5ppm呋喃唑酮、20ppm高錳酸鉀合劑浸洗魚體一次每次20分鐘。
7、大小分養
三、治療
(一)并發真菌病
1、全池潑灑0.1-0.2ppm,孔雀石綠,和25ppm福爾馬林,隔日一次。
2、全池潑灑1.5-2ppm亞甲基藍和0.6-1ppm呋喃唑酮和0.5%食鹽,連用2天。
3、強氯精0.5ppm,和二氧化氯O.3-0.4ppm,連用3-4天。
(二)并發寄生蟲
1、河鲀爛尾病與錨頭瘙、指環蟲并發。單養塘并發指環蟲可潑灑1ppm甲基瞇唑或o.3ppm晶體敵百蟲;錨頭瘙及混養鱖魚、加州鱸等特種水產品的池塘可先潑灑中草藥為主的殺蟲劑,如富陽動物保健品f-的特效滅蟲靈250克/畝·米;并發小瓜蟲的則先潑灑 0.1 - 0.12 ppm的硝酸亞汞,伴有鲀異鉤蟲的 撥灑1 ppm甲苯瞇唑,然后潑灑0.6-1 ppm 呋喃唑酮,或15ppm呋喃西林,或1.5ppm紅 霉素,隔日一次,同時內服土雷素,氯霉素等 藥餌,連喂3-5天。
2、黃繕棘頭蟲、毛細線蟲等其它體內寄 生蟲,先內服腸蟲清,每百公斤魚用藥2克, 連喂2天,再潑灑2- 5 ppm呋喃唑酮,隔日- 次,病情嚴重的用250IU/L金霉素浸洗。
(三)并發其它細菌性疾病
1、呋喃西林1.5 ppm或呋喃唑酮0.6-2 ppm,和1.5 ppm紅雷素混合全池潑灑,隔日一次。
2、呋喃唑酮0.6-2ppm和福爾馬林25-30ppm混合潑灑,每日一次,連續2-3天。
3、呋喃唑酮O.6-2 ppm,隔日--次,同時內服土霉素或氯霉素藥餌,連喂3-5天。
4、強氯精0.5 ppm或二氧化氯0.3-0.4 ppm,連續3-4天,同時內服呋喃唑酮原粉,每百公斤魚每天喂10-12克,連續3 - 4大。
5、病情嚴重且容易起捕的,全池潑灑呋喃唑酮0.6-2 ppm,隔日一次,同時用250IU/L金霉素浸洗。
6、個體較大的魚,用20 ppm高錳酸鉀浸洗15-20分鐘,并在傷口涂抹紫藥水后再涂硫磺軟膏,每天一次,直至病愈。
7、體質弱的魚,在潑灑和內服上述藥物的同時,還要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每公斤魚每天添加2克,連續3-4天。
根據養殖品種、養殖方式、水體大小,靈活選擇防治方法,藥物使用濃度和時間受魚類體質、病情、PH值、水溫、水質的影響,交替使用藥物,防止產生抗藥性。在-個養殖周期內,若采用同樣方式防治疾病,藥物濃度應逐步加大,當某種防治方法效果欠佳時,立即改用另一種方法。用藥后注意觀察魚的活動。生產中發現,土池養鲇僅在苗種下塘后2-3天內開始發病,治愈后不再復發,而其它許多養殖品種在生長期內常患爛尾病,只要條件適宜,有可能全身患病,必須倍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