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肉質好,肉間細刺少,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而被視為上等食用魚。而且病害少,生長速度快,一般魚種增重在7倍以上,其養殖經濟效益遠高于其他常規品種。但青魚為肉食性魚類,主要攝食底棲動物、昆蟲幼體、螺蜆、蚌類、米蝦等。長期以來,因飼料問題未能解決,只能作為搭配養殖品種而限制了飼養量。隨著全價顆粒飼料的開發應用,主養青魚已成為現實。主養青魚的池塘每畝用250~300公斤生石灰清塘,清塘時水深控制在0.2~0.3米之間,以殺滅水中的敵害生物,4天后加注過濾新水至1.5米深,即可放養魚種。每畝放養尾 重250克的青魚種350尾 或尾 重400克的250尾。搭配尾重100克的白鰱80尾 、鳙魚20尾,尾重100 ~150克的草魚20尾,放養少量小規格草魚,攝食魚池中的水生植物和岸邊雜草,既凈化了養殖環境,又利用天然餌料增加了魚產量;投放400克的黑魚(烏鱧)2~3尾,控制野雜魚的繁殖生長,減少與青魚爭食爭氧的競爭壓力。魚種入池前須用食鹽和敵百蟲混合液進行浸泡消毒。青魚對飼料蛋白質的含量要求較高,一般在36%左右,飼料中魚粉比例不應低于15%。放養初期日投飼量為青魚(不計其它魚類)體重的0.8%~1.2%,分3次投喂。顆粒飼料直徑3毫米即可,隨著魚體的長大,可投喂直徑4~5毫米的飼料。生長旺季日投喂量增加到1.5%~1.8%,不宜超過2.0%,投喂飼料過多而消化吸收率降低,容易形成脂肪肝。主養池因放養密度較大和魚類生長快,水體載魚量高,容易發生缺氧浮頭和泛池死魚現象,必須加強水質管理。一是合理使用增氧機,充分發揮增氧機在高產養殖中的作用。二是經常加注新水,保持池塘最高水位。三是在高溫季節,15~20天施一次生石灰,每畝用量40公斤,使水質呈微堿性,增強魚類耐低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