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飼養及營養的最佳情況下,目前對大部份禽畜的維生素需要量已有深入的研究,像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的動物營養委員會即經常公布這些最少需要量。但是在商業上的禽畜飼養上遭遇到不同環境、疾病的狀況下,飼料中實際維生素的需要量要遠超乎理想的實驗狀況下得到的數值。
影響禽畜維生素實際需要量的因素如下:
一、遺 傳
某些禽畜由於遺傳性之關系,對維生素有特別的需要。一位有經驗的營養學專家,必須對不同品種的禽畜提供不同程度的維生素需求量。
二、飼料中熱能含量
禽畜取食量是為了滿足能量的需要,含有高熱能的飼料配方中,必須比低熱能的配方含有較多之維生素。例如:含高量脂肪的配方中就要多加些膽素等有脂肪親和性的因子;含有高量醣類的配方,就需要多加些維生素B。
三、環境因素
1.溫度:溫度高轉變胡蘿卜素為維生素A之效率較差,并且所有維生素之穩定性(尤其B1,泛酸……等)會降低,同時維生素C之合成也遭受破壞。
2.禽畜舍:養在水泥地上或籠子里的禽畜,由於取食地上微生物機會的減少,體內由微生物合成部份維生素B群之量也少。
四、不同飼料中維生素的有效度
在酵母中的菸鹼酸和純的維生素一樣有效,但在谷物中的菸鹼酸則與其他物質像蛋白質,纖維素等結合,無法被禽畜的消化酵素分解。
1.消化過程中的流失:飼料在經過咀嚼、吞咽、消化、吸收及代謝等過程中,部分維生素的流失或破壞可能影響飼料配方中維生素需要量。
2.寄生 :蛔 、球 及毛細 和其他腸內寄生 都能破壞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和K。
3.細菌:腸內的細菌能吞食維生素,但如添加某些抗生素以對抗細菌,就能減少維生素被破壞的可能性。
4.霉菌:飼料中污染有大量的霉菌,會增加維生素E及K的需要量。
5.飼料中及消化系統中膠質的吸收:飼料及消化系統中的膠質,像膠質磷酸鹽,骨碳,活性粘土,粘土,膠性磷酸巖,鐵氫化物,鋁氫氧化物等膠質會吸收維生素。
6.化學性破壞:飼料和飲水中的亞硝酸鹽或亞硫酸鹽會破壞某些維生素,像A及B。
7.破壞性酵素:乾草及紫苜蓿中的Carotenas,會破壞B1,Carotene,生的淡水魚中含thiaminase能破壞維生素B。
8.光線的破壞:紫外線和肉眼可感受的光線會破壞維生素。
9.飼料制造過程:飼料制造過程尤其是打粒,會降低維生素在飼料中之力價。
10.過氧化的不飽和油脂:不飽和脂肪產生的過氧化物會增加脂溶性維生素A、B、E、K等的需要量,尤其是在有觸媒礦物質的不穩定狀態下。
六、吸收的干擾
1.腸炎:球 及毛線細 和其他導致的腸炎,因損及小腸的消化絨毛而妨礙維生素及其他營養份的吸收,因此在這段期間需要較多的維生素A,因為維生素A能促使胃腸表皮組織的恢復正常。
2.飼料中的脂肪量:為了充份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必須使配方中的脂肪量減至最少限度,礦物性油脂能帶走腸內尚未溶解的維生素,也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3.生蛋中的生蛋白:生蛋白中的蛋白質會和生活素給合,導致生活素的缺乏。
4.輸送位置的競爭:所有的脂溶性維生素都與血液中的脂蛋白一起輸送,因此導致輸送位署的競爭而增加需要量。
七、生物合成
1.動物的全部合成:
(1)維生素C:在正常情況下,禽畜都能合成維生素C,但在較熱的環境下,抗壞血酸的合成就有不足的現象。
(2)維生素D:在陽光及紫外光線下,動物的表皮就會合成維生素D,如陽光照射充足的話,動物本身會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
2.部份合成:
(1)禽畜能把色氨酸轉化成菸鹼酸。
(2)在維生素B12,葉酸和甲硫氨酸充足的條件下,禽畜能自已合成部份膽素。
八、特殊的反新陳代謝
1.抗維生素K素:像Sulfapuinoxaline,dicumarol,warfarin皆為抗強有力的抗維生素K素,在正常需要的情況及治療水準下,也許會增加十倍的維生素K素需要量。
2.抗維生素B1素:Aprolium,exythiamin Pyrithiami皆為抗維生素B1素。
3.亞麻仁粉中含有抗維生素B6素。
4.生菜豆中含有抗維生素E素。
九、新陳代謝的相互關系
軟骨病:鈣、磷之比例增加,維生素D需要量增加。
飼料中的乳糖、乳酸能加強鈣的吸收,可能也影響維生素D的需求量。
錳、鋅與鈣、磷之比例等會影響膽素,菸鹼酸,葉酸及生活素的需要量。
銅、鐵、鉬等元素會影響維生素B1的需要量。
高蛋白的飼料使維生素A的需要量增加。
十、荷爾蒙
副甲狀腺素會影響維生素D的需要量。
副腎素會影響維生素C、A、B,葉酸等之需要量。
十一、疾病的影響
球 病,新城雞瘟,寄生 ,霍亂時,維生素的需要量會改變。
十二、緊 迫
緊迫時,會影響維生素A、C、葉酸及泛酸等之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