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飼料成本大約占到養殖生產成本的70%,應關注正確的飼料營養和較高的飼料質量這兩個方面。如果我們使用了高成本飼料,即便能獲得優異的肉雞生產性能,但不一定能從高成本生產中獲得更高回報。為此簡單分析一下現代肉雞的營養管理。
一、現代肉雞的特點
隨著育種工作的進展,肉雞遺傳性能在持續不斷地改進,我們將現代肉雞和1972年的肉雞進行比較,在35日齡的體重、料肉比、胸肉及腹部脂肪均產生很大的變化。同時生長速度加快。
二、肉雞對營養的反應
平衡蛋白
我們應用可消化氨基酸來設計配方。可消化氨基酸的平衡也稱作“理想的氨基酸配比”,這個配比是以賴氨酸做為標準,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和賴氨酸之間的正確比例。不過分強調粗蛋白,因為根據營養標準,雞群需要的是氨基酸而不是粗蛋白,所以應盡可能減少過多的粗蛋白。有利于減少氮的排泄,進而改善墊料質量。現代肉雞對不同水平的可消化氨基酸具有不同的反應。氨基酸水平越高,生產性能反應越好。我們建議飼喂推薦水平的平衡蛋白對肉雞的生產性能最佳。如:生長速度快、料肉比高、胸肉比例大。不同原料氨基酸的消化率不一樣,豆粕中氨基酸的可消化率高于菜籽粕,所以應采用可消化氨基酸而不是總氨基酸來設計配方。同時應遵守推薦的氨基酸比例。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采用推薦‘的營養水平才能獲得較好的生產性能和分割產品。
三、飼料加工方法的影響
1、建議肉雞飼喂的谷物顆粒大小
在0~7日齡顆粒為0.9—1.1毫米,7~21 Et齡為1.1~1.3毫米.21日齡~出欄為1.3~1.4毫米。在歐洲國家一般使用全顆粒小麥添加到飼料中進行飼喂,這樣更有利于腸道微生物菌群,增強消化效果以及改進墊料條件.同時可以增加抵抗球蟲病的能力。在制定飼料配方時需要明確全顆粒小麥的含量,否則營養成分會被稀釋,還要保持微量元素的攝人量以及適當的抗球蟲藥水平。肉雞飼料中全顆粒小麥添加比例一般是早期不加.因為早期飼料粒度較小,加人小麥后雞不能采食到,就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中期加10%一15%,后期加15%一20%。
2、顆粒質量與料肉比
飼料中的粉料越少,料肉比越好。我們建議的飼料性狀.在O~10日齡用篩濾過的直徑為1—2毫米的顆粒破碎料.11~24日齡用直徑2—2.5毫米顆粒料,25~出欄用3.5毫米直徑顆粒料。中期料和后期料最長顆粒長度為5~7毫米
四、肉雞飼料中酶的使用
1、添加酶的作用
現在肉雞飼料中酶已常規性地被使用,它可以改進飼料原料的消化率、分解抗營養因子、調節微生物菌群、提高雞群均勻度、保持或提高生產性能.由此可見在飼料中添加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非淀粉多聚糖酶對于小麥基礎日糧有比較好的經濟效益.它主要作用于谷物和豆類。玉米中的淀粉和小麥中的不一樣,應使用不同的酶。使用植酸酶能增加磷的利用率,但應加入較高劑量(>500 FTU/千克)才有效。
2、注意酶的使用方法和準確性
酶的使用劑量很少,一般每千克添加100克或100毫升,如果混合不均勻,就不會產生良好的作用,從而影響肉雞的生產性能。使用時應了解酶的形狀和質量,并非所有的酶都有相同作用.由于酶的結構不同,所以形狀也不同,有的液體狀,有的粉狀.液體的一般以噴霧方式加入到飼料中。如果沒有噴霧設備不建議使用液體的酶制劑,因為不能均勻地添加到飼料中。
3、不同的酶對熱穩定性不一樣
例如植酸酶在市面上有兩種.一種是對熱穩定的,一種是對熱不穩定。對熱不穩定的酶制劑溫度不能超過60℃,一般用在粉料制作中。對熱穩定的酶制荊溫度超過90℃也不受影響,一般用在制作顆粒飼料中。選擇時一定要格外小心,如果將對熱不穩定的用到顆粒料中會失去活性.起不到任何作用。
4、在營養專家指導下使用
有的地方使用蛋白酶,這是比較新的方法,一般使用酶可以提高生產性能、實質性地降低飼料成本:但蛋白酶價格比較貴,是否使用它取決于酶的價格高低。另外使用酶時還要考慮到里面的營養成分,將酶的營養價值也設計到飼料配方中并不容易,營養專家需要仔細考慮營養成分組合并且進行試驗,才能確保使用酶的效果。
五、高濕環境的營養策略
在飼料中添加0.5%的碳酸氫鈉,有助于體內平衡以及增加飲水量,其他離子如卿離子或銨離子對熱應激也有所幫助。生產飼料時應考慮到電解質平衡(鈉+鉀+氯)有助于酸堿平衡,減少呼吸性堿中毒,這個不僅在肉雞重要,在種雞也很重要。使用碳酸氫鈉比使用氯化鈉(鹽)效果好。如果在飼料中只用氯化鈉很難達到電解質平衡,因為氯離子太高了。我們建議同時使用碳酸氫鈉和氯化鈉,可以避免氯離子過高達到電解質平衡。
六、其他
為了提高肉雞生產性能,有的使用有機礦物質,可以更好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率;有的使用質量更好的原料;有的使用精油.但效果差異性很大。總而言之,我們應明確自己的最終目標,了解自己的飼料成本,利用電腦幫助制定飼喂程序,采用營養專家設計出的既能獲得最佳生產性能又能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的飼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