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培育優秀種雞的觀念,是建立在肉雞個體生長發育規律的基礎之上的。為了獲取高產的母雞群,應按照雞體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分別采用不同的方式培育。從育雛開始,首先要根據雛雞初生重和強弱情況將雞群分群飼養,在產蛋前對肉種雞進行體重控制是產蛋期穩產、高產種蛋的基礎。
1、育雛期(0~3周齡)
根據雛雞生理特點,做好早期管理,要求雞體充分生長,確保骨骼、免疫系統、心血管功能、羽毛生長在早期發育好,并達到刺激食欲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均勻度。只有育雛、育成期種雞得到良好的骨架發育,才能有良好的生產性能的發揮。所以,盡可能達到早期體重標準,有助于種雞育成期理想的生長發育。從1日齡起,要準確記錄飼料采食量,從而保證自由采食向限制飼喂的平穩過渡,料量只能增加不能減少。7~14日齡的體重應達到或超過體重標準,如果雞群此階段沒有達到體重標準,可適當延遲恒定光照時期的日齡。此階段的飼喂原則是少喂勤添,刺激雛雞采食。所以,此階段采用雛雞料,在1~2星期內自由采食,當母雛每天耗料達27克時開始每天限飼,累計耗料達450克左右時應改用育成料。只有將早期的骨架培育良好,才有助于防止產蛋高峰期雞只產生過多的胸肉。同時,早期能量和蛋白質的積累,為加光刺激時具有適宜的骨架和胸肌做準備。
2、4~6周齡
此階段對所有的雞逐只稱重,通過分欄控制均勻度。以便爭取種雞在70日齡達到同一體重標準,也就是要培育出一個均勻的整體雞群。4周齡末母雛脛長應達到64毫米以上,6周齡時按體重大、中、小分群,可采用每天限飼方法抑制其快速生長的趨勢。
3、育成期(7~23周齡)
要通過控制環境條件和營養程序,培育體重均勻、身體健康、適宜種用的后備種雞,使之體格健康、體型優美、體況良好,并能適時地達到性成熟。要求早分欄,早挑雞,早限喂,提高整體骨架均勻度。
7~12周齡。此時期雞體消化功能健全,飼料利用率高,增加少量飼料也能獲得較大的增重。為使其骨架發育健全,減少脂肪沉積,采用隔日限喂或“四三”法限喂生長期料,嚴格控制生長速度,使其體重沿著標準生長曲線的下限上升直到15周齡。12周齡時再次按體重大小調整雞群,促進雞群的整齊度。
15~23周齡(預產期)此時期是能量儲備階段,此期骨骼生長已基本完成,具備了健壯的肌肉和內臟器官。15周齡時再次按體重大小調整雞群,促進雞群的整齊度。從15~22周齡的增重是雞只生殖系統適宜發展的重要基礎,總體重增加超過1500克左右以滿足生殖器官的發育。自15周齡起,雞的性腺開始發育,18周齡以后卵泡大量、快速生長,輸卵管迅速變粗、變長,重量迅速增加,限喂方法可改為“五二”法。自18周齡起,可將育成料改為含蛋白質達18%左右的預產料,以增加營養,滿足該時期生長發育的需要。一般情況下,在22周齡或23周齡開始時更換成平衡的種雞產蛋料。自19~22周齡可逐步用“六一”法限喂,自23周齡后過渡到每天限喂,以保證雞只在此期間達到每星期增重130~160克。
19周齡即在開產前4星期(23周齡時產蛋率為5%)第一次增加光照。在生產中,解決光照對種雞性成熟影響最為有效的辦法是使用光控的密閉雞舍或遮黑雞舍。如在4~18周齡期間給予恒定光照8小時,光照強度采用15瓦燈泡。在19周齡后光照時間延長到14小時,燈泡換成60瓦。此時,光照強度的突然增加,光照時數也從8小時增至14小時。這種突然的光照刺激可促使種雞產生積極的反應,使其生殖系統快速發育而達到成熟。此階段要使開產母雞在產蛋前具備良好的體質和生理狀況,為適時開產和迅速達到產蛋高峰創造條件。所以,從18周齡起改生長期詞料為預產期飼料。如此時體重沒有達標,則將于23周齡時才實施的每天限喂計劃提前進行,并在維持原有目標體重的飼料配給量的基礎上再作適度增加,并將光照刺激延遲到22~23周齡。
4、使體成熟與性成熟同步
一般根據19周齡、20周齡的體重狀況與標準生長曲線相對照,預測其產蛋達5%的周齡時體重能否達2400克(羅斯種雞)或2470~2650克(星波羅種雞)。各公司均有達5%產蛋率周齡時的標準體重指標,根據其達標情況分別按標準飼喂量、增加飼喂量,或修正開產日齡進行調整,使其體成熟與性成熟達到同步,促使種雞體重增加,刺激生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