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出生后的保管、運輸和育雛管理非常重要,特別是雛雞出生后的前48小時,管理環節中任何失誤都會影響雞只遺傳潛力的正常發揮。在實際生產中,這些環節的管理很容易被忽視。因此,為了確保雞群獲得最佳的生產性能,應給雛雞提供最佳的生活環境。本文著重討論的是雛雞出生后前48小時如何確保其舒適性的相關問題。
育雛的中心環節是提供給雛雞最舒適的環境條件,雛雞周圍的環境溫度對雛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育雛時我們應盡量控制好雞舍內溫度和空氣流動,提供雛雞最佳的生活環境。討論雛雞對溫度的要求時,也不能忽視孵化這一環節。雛雞無論在出雛箱、出雛大廳、儲存間、運輸過程中或者在育雛舍內,任何一個環節溫度如果出現問題,都會產生同樣的影響。
隨著整個肉雞品種向寬胸型轉變,雛雞本身的特性也在不斷變化。因此,我們必須了解雛雞對環境的要求,檢討與評價我們的飼養管理方法,制定出最適合雛雞需要的管理方案。正常情況下,雛雞出生后至育雛早期,正常的直腸溫度應該在40-40.5℃之間,溫度平衡狀態下雛雞應該感覺到很舒適。雛雞受熱應激時,其直腸溫度會達到或超過41℃。
在實際生產中,最常見的問題是雛雞在出雛與運輸過程中受到熱應激,但是到了育雛時又受涼。而且,從年輕種雞群孵化出來的雛雞無論在出雛、運輸還是在育雛過程中都容易受涼。
孵化環節
除了育雛期的管理,對剛孵化出來的雛雞來說,出雛器的管理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出雛器設計時的最大排熱量是0.11瓦/枚蛋。但是,對于發育中的寬胸系胚胎來說,最新的研究表明胚胎的產熱量達到0.14-0.3瓦/枚,產熱量與機器的排熱量相差27%-173%。因此,當出雛器內因溫度不均而造成部分雛雞受到熱應激時,會加快卵黃的利用,這部份雛雞在雞場就表現為脫水死亡。雛雞在出雛器內比較常見的直腸溫度在39.4-42.2℃之間。現場試驗表明通過降低出雛器設定溫度,能提高商品肉雞上市體重,降低料肉比。
正常情況下,一日齡的雛雞仍表現為冷血動物的特性,它不能根據環境溫度調節自己的體溫。因此,如果環境溫度降低,其體溫也會降低。若干天以后雛雞才逐漸具有體溫調節能力,能根據環境溫度變化調節其自身產熱能力以抵擋溫度變化所造成的影響。但是,雛雞要到2周齡以后才具有完全的體溫調節能力。
通過現場觀察,我們發現前48小時最為關鍵。在這一階段,保持雛雞的體溫,使雛雞直腸溫度維持在40-40.5℃之間非常重要。因為這其間雛雞的腸道及甲狀腺仍在發育,任何溫度過高或過低的應激都會造成生產性能的下降。48小時以后,一般只有在那些管理非常差的雞場,才會出現雛雞的直腸溫度較低的現象。
荷蘭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出雛后將部分雛雞放置在出雛器內4天,控制溫度使雛雞的直腸溫度維持在40-40.5℃之間,其余的雛雞放到肉雞場在溫度較低的條件下育雛,結果第一周的死淘率分別是0.35%和2%。另外一組試驗結果顯示:將雛雞放置在最佳環境條件下飼養8天,直腸溫度維持在40-40.5℃之間,8日齡時體重可以達到250-280克。
雛雞的運輸環境
雛雞是比較適合于運輸的,只要條件適宜,一日齡肉雞雛雞很容易從運輸過程中恢復過來。雛雞的卵黃大約含有2克的脂肪和2.5毫升的水分。脂肪中含有的能量能維持雛雞3天之需。如果環境溫度低于26℃,雛雞卵黃中的水分同樣能維持3天。但是,如果環境溫度達到40℃,卵黃中的水分8-10小時就能耗盡。所以,雛雞運輸過程中如果有短暫的熱應激,即便對成活率沒有影響,但也會影響到雞只的增重。某試驗結果表明:在運輸過程中讓雛雞遭受1小時40℃的熱應激,雛雞16日齡時生長速度有明顯影響,而且這種增重上的影響在此后的生產性能表現上一直存在,難以彌補。
通過對雛雞采食量變化的觀察,發現雛雞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熱應激的臨界溫度是35-36℃左右。雛雞在前48小時暴露在臨界溫度以上,會降低雛雞前2周的飼料攝入量,并且死淘率增加。所以,在運輸過程中雛雞周圍的溫度不能超過這個范圍,否則會影響將來的生產性能。
裝滿雛雞的雞盒盒內溫度要高于雛雞盒外的溫度。一般情況下,一盒100羽、每羽重40克的雛雞產生的熱量是165BTU/小時。如果空氣停止流動,一輛裝滿雛雞的客車車內溫度每分鐘將會上升0.6℃,這樣的話,雛雞周圍溫度將在短短的10分鐘之內超過40℃。
種雞年齡與體溫
在實際生產中,雛雞直腸溫度也因種雞周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在同樣環境條件下,來源于年輕種雞群的雛雞直腸溫度有時只有38.3-39℃之間,而來源于老齡種雞群的雛雞直腸溫度大約在40℃左右。這就說明來源于年輕種雞群的雛雞容易受到冷應激,這樣的雞群不會發揮出應有的遺傳潛力。這種現象也被下列的試驗所證明:
將來源于年輕種雞群和老齡種雞群的試驗組雛雞分別暴露于20℃2.5小時,對照組雞群飼養在33℃的條件下。試驗其間測定雛雞的產熱量、直腸溫度和血漿中的T3濃度(一種參與機體體溫調節的物質)。結果顯示:雛雞經冷應激處理后,來源于年輕種雞群的雛雞產熱量明顯比來源于老齡種雞群的雛雞要少,因此,來源于老齡種雞群的雛雞能以較高的自身產熱量維持適當的直腸溫度,但是,來源于年輕種雞群的雛雞就沒有這個能力。而且,雛雞經冷應激處理后,來源于年輕種雞群的雛雞,其血液中的T3濃度也低。
原因分析:1.老齡種雞和年輕種雞將母體內脂類物質傳輸到種蛋內的能力不一樣。2.發育中胚胎利用卵黃脂類物質的能力受種雞群年齡的影響。3.除了種雞年齡因素外,孵化過程也影響脂肪酸的利用和吸收。所以,有證據表明雛雞體溫調節能力的轉變會受到卵黃中脂類物質的影響。這可能就是老齡種雞和年輕種雞所產一日齡雛雞在體溫調節能力上差異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我們應盡量避免種雞早開產,特別是對目前的寬胸系品種更要注意,因為早產的種蛋蛋重、蛋黃都較小,蛋黃所含的脂類物質也較少,孵化出的雛雞對環境要求較高,容易產生質量問題。
育雛環節
育雛溫度對雛雞的生產性能影響也很大。下列的試驗結果是育雛溫度過低對雞群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
育雛溫度30-32℃ 育雛溫度24-26℃
雛雞初生重g 37.3±0.46 37.2±0.49
12日齡體重g 248.3±2.32 240.8±2.64
料肉比 1.36:1 1.40:1
飼料攝入量g 335.9±2.86 336.4±2.18
12天死淘率% 0.54 2.25
由于雛雞長時間的接觸墊料,所以,育雛時墊料溫度非常重要。雛雞到達時墊料溫度應至少達到29℃以上。另外,墊料也必須保持干燥,潮濕的墊料就如同蒸發冷卻效應一樣。通過現場觀察,我們發現雛雞比較喜好的墊料溫度是在32-33℃。
較低的墊料溫度和育雛溫度還會增加腹水癥的發生率。當雛雞受涼時,會增加代謝功能以保持體溫,代謝量的增加需要消耗大量氧氣,也就造成右心室的工作量增加,繼而發展成腹水癥。
結論
要發揮雞群最大的生產潛能,除了給雛雞提供足夠的飼料和飲水以及良好的生物安全環境外,必要時還應通過監測雛雞的直腸溫度,確保雛雞在出雛、儲存、運輸以及育雛等各環節都處于最舒適的環境條件下,使雛雞直腸溫度盡可能維持在最適宜的40-40.5℃之間。要做到這一點,雛雞出生后其環境溫度應保持在31-37℃之間,如果雛雞來源于年輕種雞群,最好采用稍高一點的環境溫度。總而言之,雛雞出生后的溫度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出生后前4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