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白痢主要是雛雞和雛火雞的一種疾病,所以又稱雛白痢。在雛雞和雛火雞的癥狀近乎相同。即使感染源于種蛋傳播,禽白痢間或也可呈亞臨診型。成年禽通常不表現急性感染的特征,但間或也有例外。
雛雞和雛火雞如為蛋內感染,在孵化過程中可出現死胚、不能出殼的弱雛或在出殼后短時間內在出雛器中看到弱雛或死雛。
病雛虛弱,無食欲,可發生突然死亡。有時在出殼后5~10天才看到白痢病雞,但在隨后的7~10天內日漸加重,通常在第2周或第3周齡時達死亡高峰。呈最急性者常無明顯癥狀即行死亡,肺有較重病變時,表現呼吸困難及氣喘癥狀。經口感染和氣溶膠感染均可產生肺部病變。一般病雛精神萎頓,緊靠熱源處聚集成堆,不吃,閉眼,縮頭,拱背,翅及尾下垂,縮成一團,姿態異常。有些病雛排出粉白帶綠色糞便,沾污肛門周圍絨毛,重者肛門被排泄物封閉,排糞時發出尖叫聲。幸存者大多生長很慢,發育不良,羽毛不豐,與同群健康雛體重相差懸殊。病愈雛長大后。大多數成為帶菌者。有些禽白痢沙門氏菌菌株感染時,病雛雙目失明,或出現脛跗關節和其他關節及附近滑膜鞘的腫脹,.表現跛行。嚴重時蹲伏地上,不久即死。
成年雞和火雞正在成熟或已成年的雞群和火雞群,禽白痢一般不表現急性感染的特征。
感染可在群內長時間傳播而不產生明顯癥狀。感染禽只可不顯癥狀,根據體況不能檢測出來。但是通常可看到不同程度產蛋下降和受精率與孵化率下降,這在很大程度取決于群內的感染率。
在半成熟或成熟雞群偶爾可看到急性感染,有一定數量的雞死亡。國內不少雞場的中雛或育成雞也可看到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能與應激因素有關。病雞雞冠萎縮、貧血、兩翅下垂、頭頸卷縮、下痢、少食或不食,病程一般為4~5天,短者1天即可死亡。
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雞和火雞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差異都很大,受年齡、品系易感性、飼養管理和感染途徑等因素的影響。
死亡率可從無死亡到嚴重暴發時的100%死亡不等。最高的死亡發生在出殼后第2周,在第3和第4周齡死亡迅速下降。發病率往往比死亡率高得多,有些受害雞可以自然康復。苗雞的運輸應激可使雞白痢的死亡率升高。
病理變化
1、眼觀變化與臨診癥狀一樣,雛雞或雛火雞的眼觀變化和成年禽的眼觀變化有很大區別,因此分開來介紹。
(1)雛雞:在育雛早期突然死亡的雛雞,病變不明顯。肝臟腫大、充血,并有條紋狀出血。在敗血型除肝臟外其他器官也可看到充血,但卵黃囊及其內容變化不大。病程更長的則可見卵黃吸收不好,內容物呈帶黃色的奶油狀或干酪狀。心肌、肝臟、肺臟、盲腸、大腸和肌胃有壞死結節。有的病雞有心包炎。肝臟點狀出血并有灶性壞死。脾臟腫大。腎臟充血或貧血,輸尿管因充滿尿酸鹽而明顯擴張。盲腸中可見干酪樣物,有時混有血液。腸壁增厚,常有腹膜炎變化。肝臟是眼觀變化出現頻率最高的部位,依次是肺臟、心臟、肌胃和盲腸。在只有幾日齡幼雛,肺僅表現為出血性肺炎,年齡再大一些的可見帶黃灰色的肝變區。心肌中的結節可大到引起心臟形狀改變。
(2)成年雞:慢性帶菌母雞最常見的病變是卵子變形、變色和呈囊狀,腹膜炎,急性或慢性心包炎。受害卵子在一層厚厚的包膜內含有油狀和干酪狀物質。變質卵子有的仍附在卵巢上,有的脫落于腹腔內并為脂肪組織所包圍。卵巢和輸卵管的機能紊亂,導致向腹腔排卵或阻塞輸卵管,進而引起廣泛腹膜炎和腹腔內臟的粘連。也可有腹水。病變嚴重的很少分離不到禽白痢沙門氏菌的。
心包炎在公雞和母雞都經常見到。心包、心外膜和心包液的變化決定于疾病過程持續的時間。輕者只見心包膜透明度較差,心包液增多、微混濁。進一步發展,則心包囊增厚,不透明,心包液大量增多,會有很多滲出物。病久則心包和心外膜永久性增厚,心包腔因粘連而部分阻塞。含有琥珀色干酪樣物質的小囊包,或埋于腹腔脂肪中,或附著于肌胃或腸壁上,偶爾也可看到。公雞的病變僅限于睪丸和輸精管的炎癥。胰腺也常受感染,有時有灶性病變,通常從中可分離到病原體。
急性感染的成年雞,其病變與雞傷寒急性感染不能區分。主要病變為心臟腫大變形,心肌有灰白結節;肝臟腫大呈黃綠色,質地粗糙;脾腫大、質脆;肝和脾常有灰色壞死灶;腎臟腫大有實質變性;各臟器表面覆有纖維素性滲出物。
2、顯微變化在雛雞,肝臟充血、出血、灶性變性和壞死。
內皮-白細胞積聚以取代變性或壞死的肝細胞是雞白痢感染肝臟的特征性細胞反應。其他顯微變化廣泛,但不是特異的,包括心肌灶性壞死,卡他性支氣管炎,卡他性腸炎,肝、肺和腎的間質性炎癥,心包、胸腹膜、腸道和腸系膜等漿膜炎。炎性變化包括淋巴細胞、淋巴性細胞、漿細胞和異嗜細胞浸潤,成纖維細胞和組織細胞增生,但不伴有滲出性變化。
診斷鑒別
禽白痢的確診需要分離和鑒定禽白痢沙門氏菌。雞群病史和癥狀對診斷的價值有限,因為有很多其他疾病與它相似。病變,尤其是受害嚴重雛雞的病變,可以作為初步診斷的依據。血清學試驗可檢測出感染雞,因此在控制規劃中很有價值,但它還不足以確診本病。
1、細菌學檢查用增菌培養基或選擇性培養基分離本菌,分離率往往不高,可用普通肉湯瓊脂平板直接分離,根據其菌落形態特征可作出初步的鑒定。
急性禽白痢是全身感染,大多數組織都可用于細菌分離,但以肝臟為最好。有病變的脾、心肌或心包、肺、肌胃、胰或卵黃囊也可用來分離細菌。對于慢性感染的雞,可取正常或有病變的內臟器官直接接種于小牛肉浸液(VI)瓊脂和亮綠(BG)瓊脂,同時取各內臟器官的一部分混和,加10倍容積的VI肉湯研磨,取懸液接種VI和四硫磺酸鹽亮綠(TBG)肉湯,培養24h后再接種平板。可疑菌落移植到三糖鐵和賴氨酸鐵瓊脂,37℃孵育24h,呈典型沙門氏菌者繼續進行生化和血清型鑒定。
2、血清學試驗成年雞及青年雞常為隱性帶菌者,無可見癥狀,必須對全群進行血清學試驗,才能查出感染雞。如群內發現一些陽性反應雞,并分離到禽白痢沙門氏菌,即可判為雞白痢病群。檢出和淘汰陽性帶菌雞也是控制和消滅禽白痢最重要的措施。
目前已為各國普遍采的血清學試驗有全血凝集試驗(WB)、試管凝集試驗、快速血清凝集試驗(RS)和微量凝集試驗(MA)。我國大多數雞場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試驗,所用的凝集抗原為染色抗原。雞和火雞在16周齡后接近免疫成熟之時進行試驗,檢驗前3周不得喂任何藥物,否則凝集反應出現假象,影響結果。檢驗時每雞一方格,雞號寫于格內邊緣,采血環須用擠干的酒精棉球把沾在上面的血擦凈后再用,否則會影響檢驗的準確性。平板凝集試驗最好在20℃以上室溫中進行,氣溫過低,反應時間略長,也可在裝有2個40W燈泡的檢驗箱上操作。應及時觀察反應并記錄判斷結果。
多種細菌具有與禽白痢沙門氏菌相同或相近的抗原,如某些沙門氏菌特別是D群的副傷寒沙門氏菌、大腸埃希氏菌、微球菌、鏈球菌尤其是蘭氏分類的D群鏈球菌,它們占非白痢陽性反應的大部分。抗原中的122因子是這種交叉反應最經常的起作用因子,因此用變異抗原時非白痢交叉反應比用標準抗原時更常見。雞群內非白痢陽性反應雞可從幾只雞到高達30%~40%。凝集特性可以從典型到不典型,凝集可以從低到高。此外,雞沙門氏菌感染在血清學試驗上,與禽白痢是不可區分的。因此,凝集試驗主要用于檢出群內帶菌者,而對本病的確診,仍需在分離及鑒定本菌后,才能肯定。
除了上述廣泛使用的禽白痢檢疫試驗外,各國的研究者為提高檢出率,較早地檢出抗體或排除交叉凝集現象,建立了多種免疫學試驗,如變應原皮內試驗、斑點試驗、絮狀沉淀試驗、間接補體結合試驗、瓊脂擴散試驗、快速血凝試驗、間接血凝試驗、微量凝集試驗、微量抗球蛋白試驗和ELISA試驗等。這些方法大多費時、費力、費錢,在現場使用受到限制,均未能得到推廣。
3、鑒別診斷雛雞白痢應與禽曲霉菌病、球蟲病等進行鑒別診斷。雛雞感染曲霉菌后的發病日齡、死亡規律、癥狀及病變均似雞白痢病。這兩種病的肺部均有結節性變化,但曲霉菌病的肺結節明顯突出肺表面,柔軟有彈性,內容物呈于酪樣,與雛白痢的肺病變有所不同,且肺、氣囊、氣管等處有霉菌斑。雞球蟲病有血性下痢,在小腸或盲腸損害部刮取粘膜作顯微檢查可發現球蟲卵囊。雞白痢有時出現關節腫大、跛行等癥狀,這與滑液囊支原體感染或病毒性關節炎相似,應按各病的特點加以區別。
較大的幼齡雞和成年雞感染后往往眼觀變化不明顯或僅為心包或卵巢等處的局部病變,與大腸桿菌、葡萄球菌以及其他沙門氏菌引起的病變有時難以區別,確診仍必須作細菌分離及鑒定。
有些雞群,特別是飼養管理不善、衛生防疫措施不力的雞群,在發生雞白痢的同時往往存在一種或幾種其他疾病,如大腸桿菌病、馬立克氏病、其他沙門氏菌感染、曲霉菌病等,使診斷更加復雜。
防治措施
藥物治療雖可減少雛雞的死亡,但愈后仍帶菌。長期使用藥物不僅增加成本,而且易于產生耐藥菌株。采用不斷檢疫種雞群和淘汰陽性雞的方法建立和保持無白痢雞群是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措施。建立無白痢種雞群,在不與感染雞或火雞發生直接與間接接觸的條件下孵化和飼養后代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1、藥物治療磺胺類、呋喃類和某些抗生素對本病均有一定療效。磺胺類藥物如磺胺二甲基嘧啶等常與磺胺增效劑(TMP)并用,TMP與磺胺類的比例為1:5,該合劑常混合于飼料,濃度為0.02%。磺胺類藥可抑制雞生長,并干擾飼料、飲水的攝入和蛋的生產,因此僅有短期經濟價值。
2、消滅帶菌雞禽白痢主要是通過種蛋傳播的,因此消滅種雞群中的帶菌雞是控制本病的有效方法。用前面介紹的血清學方法檢測種雞群,淘汰所有的陽性雞。檢測一次通常不能除去所有的感染雞,這是因為:感染雞的凝集素滴度有波動,在短時間內可能檢測不出來;產生凝集素至少比感染要遲幾天,有些雞雖已感染,但尚未產生凝集素;在除去陽性雞后可能存在環境污染,作為后來感染的來源。因此,要建立無白痢種雞群應每間隔2~4周檢疫一次,直至連續兩次均為陰性,而且該兩次之間的間隔不少于21天。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短間隔檢測從雞群消滅感染,重檢2~3次足以檢出所有的感染雞。目前國內很多種雞場在消滅陽性帶菌雞,建立無白痢群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有一些雞場考慮短期經濟利益較多,對消滅陽性雞的決心不大,措施不力。
3、衛生措施能防止引進傳染性病原體的常用方法,一般都能用于防止引進禽白痢沙門氏菌。因為經蛋傳播在本病的散布方面占主導作用,所以只能從確知無白痢的雞群引進種蛋或苗雞,至少也應該從已知陽性率較低的種雞群引進。孵化器和出雛器用福爾馬林薰蒸可以減少禽白痢的散布,并摧毀孵化批次間殘留的感染。從無白痢雞群來的種蛋不與感染雞群的種蛋在同一孵化室孵化。任何時候都不應將無白痢雞與未確知無白痢的雞混群飼養。這一原則以雞場為基礎,一雞場中的感染雞,即使是在分開的雞欄或雞舍內,對該場所有的雞只均可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