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周期短。
從準備工作開始算起,一般二個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產,具有資金周轉快的優點。但是這種短時間內決定贏虧的情況,要求整個生產過程很少發生失誤。
2、肉雞飼養要有一定的規模。
每只肉雞的純利潤較低,一般為1-2元,要獲得效益,需要飼養一定的規模。剛學習養肉雞的農戶,可以先從一批飼養300-500只開始,隨著經驗和資金的積累,每批可以養到1000-2000只。
3、肉雞生產必須把“成功率”放在第一位。
飼養一只肉雞的純利才1-2元,一般肉雞的成活率在90-92%以下時,利潤就會很小或發生虧損。所以飼養肉雞必須周密地計劃,注意克服管理中的點滴漏洞,力爭取得100%的成功。一批肉雞飼養的失敗,如發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可能會賠掉幾批肉雞所獲得的利潤。為了追求穩定的生產,在飼養條件不成熟時,不可盲目擴大飼養規模
4、肉雞生產的基礎是能否維持穩定的生產環境。
肉雞雖然體重很大,但日齡很小,很嬌嫩,對環境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都較弱。肉雞的管理工作,必須以維持舍內適宜的環境為中心,在加強雞舍的控制環境能力上下大功夫,采取容易實施的環境控制措施。
5、飼養肉雞必須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
最忌諱不同日齡的肉雞飼養在同一雞場內,這種飼養方式,不用半年,就會造成雞場內各種疾病的循環感染,疾病越來越多,使肉雞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越來越差。
為了安全生產,提高成功率,飼養肉雞必須采取養一批走一批的“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養完一批雞后,必須對雞舍進行徹底的清掃、消毒,空舍二個星期后才能開始養下一批肉雞。
6、完善的疫病控制措施,是成功飼養肉雞的基本保障。
疾病是造成飼養肉雞失敗的主要原因。肉雞抗病能力較弱,雞群一旦發病就很難控制,即使控制住了,也會造成很大損失。所以必須采取預防為主的方針,制定一個完善的疫病防御措施。對待肉雞的疾病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是無濟于事的,必須事先認清發生疾病的可能原因,堵塞一切漏洞,在消毒、隔離、免疫、用藥、環境控制、營養等諸多方面采取綜合治理的方針,才能奏效。
7、肉雞生產必須抓緊前期的管理,前期飼養的失誤會直接波及整個飼養期。
有人認為肉雞飼養的成敗關鍵在于前三周,實際上第一周、頭三天甚至頭一天的管理以及進雛前一天的準備工作,都會影響到整個飼養期。如果前期環境控制很適宜,雞群生長很健壯,就容易安全地渡過飼養后期。很多后期的疾患都是以前期管理中的失誤為基礎的。
8、肉雞生產中的用藥一般應該集中在前期。
除特殊情況外,后期一般不再用藥,特別是在售前的一周,考慮到雞肉中可能存在的藥殘會影響到食用者的安全,是不允許用任何藥物的。飼養后期肉雞體重和采食量已經很大,如果此時雞群發病而不得已用藥,則投藥量大,費用很高,而且這時的投藥一般也難以奏效。所以理智的用藥方法是在前期根據雞群情況和環境變化等,預防性地投藥并配合其它措施來保障雞群的健康,以便安全度過飼養后期。
9、肉雞生產的后期管理應該以通風換氣為重心。
由于肉雞后期體重大、采食量大、排泄量也大,它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散出的體熱、排泄出的水份、舍內累積的雞糞產生的氨氣以及舍內空氣中浮游的塵埃等,如果不能及時排到舍外,舍內的生存環境就會越來越惡劣,不僅會嚴重影響肉雞的生長速度,還會增加肉雞的死亡率。肉雞的飼養后期,體重每天幾乎能增長1.4兩左右,而死亡一只就要損失20元左右,后期管理對于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
10、養成的肉雞必須及時出售。
肉雞累積料肉比隨周齡增加而增大,可見到8周之后,飼養時間越長,則效益越低。從表2可知8周齡后,日增重也開始下降。所以為了取得較好效益,應該注意科學地飼養管理,讓雞盡快地達到出售體重,盡早出售、及時出售。
11、肉雞生產必須使用高能高蛋白的全價配合飼料及后期營養的充分補給。
沒有充足的營養,肉雞就不可能充分地發揮其生長潛力,就不可能長得那么快、那么好。必須用優質原料來生產肉雞飼料,在飼料上稍有疏漏,即可能嚴重影響生產。肉雞長得快,很容易暴露出飼料中某些營養素的不足或缺乏。某些營養素的缺乏不僅影響生長,還影響雞的體質和抗病能力,嚴重時雞群會出現營養缺乏癥。飼料原料質量的不穩定,或摻雜使假,或某些毒素的混入,飼料存放不當、使用不當、霉變等都有可能影響飼養效果。
12、肉雞生產一般都使用顆粒飼料。
與粉料相比,使用顆粒飼料浪費少,增重也快。
13、肉雞生產雖然也需要很多體力投入,但從以上分析看,肉雞生產主要是用技能、智慧來管理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