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寒冷,日照時間短,一般來說,蛋鴨產蛋率會降低,為使蛋鴨在冬季高產穩產,建議采取以下綜合技術措施:
1、選用優良品種。可選紹興鴨、卡基鴨、康貝爾鴨等品種,選留1-2年齡的母鴨。
2、加強防寒保溫。產蛋鴨最適宜的環境溫度為13-20℃,越冬前,要及時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可將鴨舍和蔬菜大棚建在一起,之間設置4-6個通氣孔,鴨舍內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氣可通過氣孔供蔬菜生長,而菜棚中釋放的氧氣及較高室溫又可為鴨舍改善空氣質量。
3、及時調整日糧。飼喂配合料,最好是全價飼料,在配料中應提高代謝能濃度,適當增加玉米或小麥飼料(占飼料總量70-75%),使每千克飼料中含2987千卡熱能和17-18%的蛋白質、還要添加維生素A500萬國際單位、維生素D350萬國際單位、維生素E50毫克,在飼料中還可適量添加甜菜堿添加劑和0.1%-0.2%的辣椒粉。
4、強制換羽。晚秋,用人工拽掉鴨翅膀及尾部大毛,增喂精飼料,20天后鴨便可產蛋。
5、補充光照。舍內每10平方米安裝一盞60瓦帶反射罩燈泡,燈泡離地面1.2-1.5米,每日光照時間達14小時為宜,補光的時間和強度應基本保持不變,不可忽強忽弱忽停忽開。
6、夜間補料。夜間可供1次含低蛋白質的飼料(可加入30%左右麥粒料)并供足溫水。
7、搞好"噪鴨"。為了幫助鴨子減肥和抗寒,可輕聲喝著棚內的鴨群作圓圈走動,每天7-8次,每次轉4-5圈即可。
8、正確戲水。晴天,上下午各戲1次水,每次0.5-1小時。未下水之前,應噪鴨,使80%鴨子發出強烈喊叫聲,以避免其下水受凍。
9、抓好春雛,分群飼養。蛋鴨一般在24周齡開產,按此推算,春天育雛為宜。新老鴨應分群飼養,當老鴨超過500日齡時應及時淘汰。
10、公母鴨按比例混養。除種鴨要按5%留足公鴨外,蛋鴨中也要留2-3%的公鴨,因公鴨在鴨群中有性引誘和性刺激的作用,可促進母鴨多產蛋。
11、避免應激。蛋鴨受強烈應激,輕則影響產蛋率,重則可誘發患病。為避免應激應做到:⑴飼料要保持營養水平相對穩定、新鮮衛生;⑵供足優質溫水;⑶舍內外保持絕對安靜;⑷舍內要定時通風換氣;⑸放鴨、喂料、休息、關鴨、補光應有固定時間,以使鴨生活得有規律;⑹謝絕外人進入鴨舍參觀等。
此外,還要做好日常的疾病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