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有許多養雞戶反映飼養的產蛋雞達不到應有的產蛋高峰,我們對這種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無產蛋高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管理方面。⑴原因:由于在育雛、育成過程中雞的密度過大、通風不良、光照控制不合理、沒有按時轉入產蛋雞籠、飲食不合理、溫度過高或過低等,導致體重不達標,或均勻度極差等,最終表現開產不同步,不能達到應有的產蛋高峰。
⑵措施: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及時分群,通風良好,飲食器具足夠,投料均勻,在70-100日齡上籠,不可太早和太遲,光照開始的時間要合理,光照強度和長度要按照標準,使體成熟和性成熟一致。
育雛、育成期分小群飼養,最好將雞按照體重(個頭大。┻M行分群,小的雞適當增加營養。上籠時最好根據雞的體形(體重)大小分別放置,以便于上籠后采取不同的飼養管理措施,對發育嚴重不良的個體最好淘汰。產前飼料的更換及光照的增加要參照體重及體形,不可完全按照日齡,雞沒有發育好則不要急于讓雞開產。
二、營養方面。⑴原因:飼料配比不合理導致營養不平衡、原料質量差、飼料變質、飼料變更不及時或經常改變等,由于飼料配比不當、營養不均衡,導致雞過肥或過瘦,使雞群不能正常開產或不能達到應有的產蛋高峰。
⑵措施:合理搭配飼料以保證營養全面,飼料原料要合格,不用變質或不適合雞用的飼料原料,有時當一種原料價格較高時,有人會用其他原料來代替,此時要考慮替代品的營養成分含量極其有害成分等。飼料配方要適時更換以適應不同時期的營養需要。
三、疾病方面。⑴原因:育雛、育成期發生疾病后導致發育不良,如發生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炎、大腸桿菌病等,發病后影響雞的生長發育,導致一部分雞個頭小、瘦,不能按時達到體成熟。小雛雞發生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后,會有一部分雞盡管外觀發育正常,但是不能產蛋,解剖時發現卵泡發育正常,但是輸卵管發育不完全。在生殖器官開始發育的產前期發生疾病,尤其是病毒性傳染病,都會嚴重影響生殖器官的發育,從而降低以后的生產性能。由于飼料經常改變或改變太快等原因導致雞群長期拉稀,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小腸球蟲病、蛔蟲病等,都會影響雞的發育,導致雞群不能達到應有的產蛋高峰。
⑵措施: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和溫度,良好的通風,及時清除墊料,搞好環境衛生和定期消毒,定期用藥物進行預防,按時進行疫苗接種。
發病后及時進行確診,并且進行合理治療。發病后,對瘦弱、體形太小、發育不良的個體進行淘汰。
四、藥物方面。⑴原因:育成期長期使用藥物導致了慢性中毒,或在初產期使用了影響產蛋的藥物,如磺胺類等。
⑵措施:合理使用藥物,藥物不可亂用,不要用影響產蛋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