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行自繁自養,根治蛋源性疾病,培育出高質量健雛
為了確保雛雞無蛋源性疾病(如支原體病、雞白痢桿菌病等),有條件的最好進行自繁自養,并做好幾點:(1)加強對父母代種雞的防病、定期檢疫工作。(2)對種蛋收集堅持每兩小時一次,立即熏蒸,送入蛋庫,低溫保存。(3)對孵化室、孵化機、出雛器等環境用高壓水泵沖洗后,用消毒藥(如0.5%消特靈)噴霧消毒兩次,這樣在種蛋孵化過程中,可減少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的污染。(4)種蛋入孵前,再進行消毒兩次,為培育健康的雛雞奠定基礎。
2、為雛雞生長發育提供適宜的外部環境
2.1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育雛的關鍵。雛雞的適宜溫度是第一周33~35℃。以后每周降3℃,每日降0.5℃。判斷雞舍內溫度是否適宜,不能光憑舍內溫度計,還應注意雛雞的精神狀態。當雛雞較均勻地散布在網上覓食、舒適地伏臥于網上休息時,為較適宜的溫度;當雛雞擠堆、鳴叫不止,為溫度偏低;雛雞遠離熱源,頻頻飲水為溫度過高。育雛舍的相對濕度為:1~10日齡為70%~80%;10日齡后為65%左右。總的要求是前期高,后期低,采取灑水的方式,保持適宜的濕度。
2.2新鮮的空氣。當雞群密集飼養時,初期雛雞生長發育迅速,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糞便中的氨氣使空氣污濁,對雛雞的發育不利,易誘發呼吸道疾病。為此,可將排氣風機換成大、小兩種通風量的風機,依照室內的溫度和空氣污濁的程度,控制排風量。既保證育雛舍的溫度,又達到舍內外空氣的流通。這樣,雛雞的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將會明顯下降。
2.3正確的光照制度。光照制度適當有利于雛雞的采食飲水活動和健康成長。合理的光照,應從幼雛開始。出殼后3日內,雛雞視力差,對環境又陌生。為了讓它能采食和飲水,光照要強些,時間需長些,每天以20~22小時為宜,隨日齡增大,每日減少光照1小時,直到8小時。光照過強,可造成啄羽、啄肛等惡癖。
3、優質的飼料
雛雞需要全價高蛋白飼料和合理的飼喂。雛雞消化能力差,消化道短,生長迅速,一周后的體重,可為出殼雛雞的1倍。所以,雛雞飼料含粗蛋白質19%~20%方可滿足正常發育需要。飼料中的代謝能量11.91兆焦/千克,鈣磷比例、維生素、微量元素必須合乎標準。于前2周,每2小時喂1次;3周齡時,每3小時喂1次;以后逐漸換用料桶,自由采食。以少添勤喂,保證飼料新鮮為原則。雛雞培育質量會給培育高產性能的蛋雞創造良好的條件。
4、合理的密度
飼養密度與雛雞的發育、健康程度均有密切關系。密度過大時,易造成采食不均,發育不整齊,抗病力低,易感染葡萄球菌等,易養成啄羽、啄肛,死亡增加等。必須依據日齡的變化,逐步擴展活動范圍,結合外界氣候、舍內通風狀況和需要,不斷地調節活動面積,方可達到促進發育,減少死亡的目的。
5、嚴格的防疫和衛生消毒制度
目前雞的預防疫苗種類已多達幾十種,各場可根據當地流行發病史,有選擇地進行免疫,但對有些常見的和重大的傳染病,則一定要免疫,如禽流感、新城疫等,具體免疫程序可參考有關資料。
對雛雞群堅持每天噴霧消毒一次,飲水器和飼料槽每兩天洗刷消毒一次。進雛或轉舍時要全進全出,育好一批,及時轉舍,清除污物,徹底沖洗,再進行嚴格消毒(可用火焰法或藥物熏蒸法),雞舍空閑7~14天,方可使用,確實有效地消除病原微生物循環感染的因素。
為了防止雞白痢桿菌病、臍帶炎、腸道菌病,每次進雛后,先飲服3%~5%白糖水,可促進卵黃的吸收;其次服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2000單位/只,日服2次,連服3天,以利雛雞健康。
總之,只要抓好綜合防治措施,并堅持做到制度化,就可大大提高養雞的育雛成活率,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為了確保雛雞無蛋源性疾病(如支原體病、雞白痢桿菌病等),有條件的最好進行自繁自養,并做好幾點:(1)加強對父母代種雞的防病、定期檢疫工作。(2)對種蛋收集堅持每兩小時一次,立即熏蒸,送入蛋庫,低溫保存。(3)對孵化室、孵化機、出雛器等環境用高壓水泵沖洗后,用消毒藥(如0.5%消特靈)噴霧消毒兩次,這樣在種蛋孵化過程中,可減少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的污染。(4)種蛋入孵前,再進行消毒兩次,為培育健康的雛雞奠定基礎。
2、為雛雞生長發育提供適宜的外部環境
2.1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育雛的關鍵。雛雞的適宜溫度是第一周33~35℃。以后每周降3℃,每日降0.5℃。判斷雞舍內溫度是否適宜,不能光憑舍內溫度計,還應注意雛雞的精神狀態。當雛雞較均勻地散布在網上覓食、舒適地伏臥于網上休息時,為較適宜的溫度;當雛雞擠堆、鳴叫不止,為溫度偏低;雛雞遠離熱源,頻頻飲水為溫度過高。育雛舍的相對濕度為:1~10日齡為70%~80%;10日齡后為65%左右。總的要求是前期高,后期低,采取灑水的方式,保持適宜的濕度。
2.2新鮮的空氣。當雞群密集飼養時,初期雛雞生長發育迅速,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糞便中的氨氣使空氣污濁,對雛雞的發育不利,易誘發呼吸道疾病。為此,可將排氣風機換成大、小兩種通風量的風機,依照室內的溫度和空氣污濁的程度,控制排風量。既保證育雛舍的溫度,又達到舍內外空氣的流通。這樣,雛雞的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將會明顯下降。
2.3正確的光照制度。光照制度適當有利于雛雞的采食飲水活動和健康成長。合理的光照,應從幼雛開始。出殼后3日內,雛雞視力差,對環境又陌生。為了讓它能采食和飲水,光照要強些,時間需長些,每天以20~22小時為宜,隨日齡增大,每日減少光照1小時,直到8小時。光照過強,可造成啄羽、啄肛等惡癖。
3、優質的飼料
雛雞需要全價高蛋白飼料和合理的飼喂。雛雞消化能力差,消化道短,生長迅速,一周后的體重,可為出殼雛雞的1倍。所以,雛雞飼料含粗蛋白質19%~20%方可滿足正常發育需要。飼料中的代謝能量11.91兆焦/千克,鈣磷比例、維生素、微量元素必須合乎標準。于前2周,每2小時喂1次;3周齡時,每3小時喂1次;以后逐漸換用料桶,自由采食。以少添勤喂,保證飼料新鮮為原則。雛雞培育質量會給培育高產性能的蛋雞創造良好的條件。
4、合理的密度
飼養密度與雛雞的發育、健康程度均有密切關系。密度過大時,易造成采食不均,發育不整齊,抗病力低,易感染葡萄球菌等,易養成啄羽、啄肛,死亡增加等。必須依據日齡的變化,逐步擴展活動范圍,結合外界氣候、舍內通風狀況和需要,不斷地調節活動面積,方可達到促進發育,減少死亡的目的。
5、嚴格的防疫和衛生消毒制度
目前雞的預防疫苗種類已多達幾十種,各場可根據當地流行發病史,有選擇地進行免疫,但對有些常見的和重大的傳染病,則一定要免疫,如禽流感、新城疫等,具體免疫程序可參考有關資料。
對雛雞群堅持每天噴霧消毒一次,飲水器和飼料槽每兩天洗刷消毒一次。進雛或轉舍時要全進全出,育好一批,及時轉舍,清除污物,徹底沖洗,再進行嚴格消毒(可用火焰法或藥物熏蒸法),雞舍空閑7~14天,方可使用,確實有效地消除病原微生物循環感染的因素。
為了防止雞白痢桿菌病、臍帶炎、腸道菌病,每次進雛后,先飲服3%~5%白糖水,可促進卵黃的吸收;其次服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2000單位/只,日服2次,連服3天,以利雛雞健康。
總之,只要抓好綜合防治措施,并堅持做到制度化,就可大大提高養雞的育雛成活率,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