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雞品種選擇 要根據當地消費習慣選擇,我地可選鐵腳麻雞或閩中麻雞。
2. 育雛時間 育雛時間一般選在4月上旬,這時白天最高氣溫可以達24℃左右,晚上最低氣溫在16℃左右。
3.育雛室準備 進苗前5天,對育雛室、料桶、水槽進行全面清洗、消毒,然后,鋪上消毒過的谷殼、木屑等墊料,并安裝或檢修紅外線燈。室內安裝換氣扇的,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打開,促進室內空氣流通。進苗前3小時,打開紅外線燈,預熱育雛室。
4. 育雛管理 雛雞進入育雛室先休息0.5個小時,然后給予飲水,并在飲水中加入阿莫西林和電解多維,以降低雞只的應激反應和預防雞白痢,進而降低雛雞的死亡率。飲水3小時后給雛雞開食,飼料選用全價混合飼料,讓雛雞自由采食。育雛期間,雛雞1~25日齡采用24小時光照,光照強度為2瓦/米2。25日齡以后改為只在晚上進行人工補光并逐漸減少補光時間,日減少光照2小時,直到完全利用自然光為止。育雛期溫度,7日齡內室溫控制在32℃左右,8~25日齡逐步降至室溫,降溫幅度為每日1℃,直到25日齡脫溫,脫溫時夜間室內最低溫度為18℃左右。
5. 雞只轉場 雛雞35日齡,體重達到350克左右,就可以轉場到果園內放養。在轉場前3天,在雞群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以降低雞群的應激反應。轉場的時間可選在晚上,因為晚上對雞群的驚擾最小。
6.放養雞群的管理 白天把雞群放養在果園內,水槽、食槽放在果樹下,早晨、中午各喂1次,主要飼喂玉米和稻谷,飼喂量為8千克/500只雞。傍晚把雞群趕回雞舍,在雞舍內飼喂1次,飼料采用全價混合飼料,飼喂量為12千克/500只雞。如遇雨天,雞群不能外出覓食,就要在雞舍內飼喂,飼料中要適當加入白菜葉、甘薯葉等青飼料。每天注意觀察、記錄雞群的采食、飲水、精神、糞便等情況,發現病雞應立即進行隔離和治療。雞舍要保持清潔、衛生,并定期進行消毒。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天氣變化造成雞群發病、死亡。
7. 免疫與保健程序 1~3日齡,在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和阿莫西林;7日齡,接種新支二聯苗和雞痘疫苗;12日齡,對雞群進行斷喙(預防啄癖);14日齡,接種傳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雙倍量飲水免疫);18日齡,在飲水中加入球痢凈,連用3天,預防球蟲病的發生;23日齡,新支二聯苗二次免疫(雙倍量飲水免疫);25日齡,接種傳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雙倍飲水免疫);50日齡,接種禽多殺性巴氏桿菌病油乳劑滅活疫苗(肌內注射0.5毫升/只)。
8. 常見病的防治 ①感冒。患雞羽毛蓬亂,縮頭臥伏,呼吸困難并擺頭,鼻腔流出多量澄清的漿液性鼻液,有時可見流淚,張口呼吸,食欲下降。治療方法:用冰蟾排毒散(主要成分為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等),每100克藥物拌料150千克飼喂,每天2次,連用2~3天。首次和重癥病例用藥量加倍。②腸炎。患雞精神委靡,低頭閉目,兩翅下垂,嗜睡喜臥,食欲減退,腹瀉,排黃、白、綠或棕色糞便,肛門周圍黏有糞便。治療方法:用桿快康(主要成分為包被頭孢匹羅、西米替丁、鹽酸沙拉沙星、丙磺舒等),100克藥物對水200千克或拌料100千克,連用3~5天。③慢性呼吸道病;茧u先流鼻涕、打噴嚏,逐漸發展為咳嗽和呼吸困難,聽診有氣管啰音。治療方法:用桔梗、銀花、菊花、麥冬各30克,黃芩、麻黃、杏仁、貝母、桑白皮各25克,石膏20克,甘草10克,水煎取汁,對水至5升供500只雞飲用,每天3次,連用5天。
9. 小結 果園放養土雞,增強了雞只的體質,減少了疾病的發生,降低了藥物成本,生產的“綠色肉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雞群不但可以為果樹生長提供肥料,而且還可以抑制果園內的雜草生長和防止蟲害的發生,有助于生產“綠色果品”,從而實現良性的生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