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孵化條件
1.控制溫度立體孵化器孵化種蛋的適宜溫度為37℃~37.8℃。在孵化時應先定好溫度,使之在適宜溫度范圍內;在孵化過程中每隔1小時要檢查1次,盡力保持溫度平穩。如溫度忽高忽低就要調整孵化器的恒溫調節器,使溫度平穩在適宜溫度范圍之內。
2.控制濕度孵化前期相對濕度保持在55%~60%,以保證胚胎受溫均勻,有利于形成尿囊液和羊水;孵化中期相對濕度保持在30%~55%,以利于水分的蒸發;孵化后期,則應把相對濕度提高到65%~70%;在高濕度環境中,更有利于雛雞破殼,當雛雞出殼達20%以上時,相對濕度保持75%。
3.注意事項①夏天孵化器內溫度容易上升,應當把進氣孔和出氣孔全部打開。其它季節,特別是冬季,孵化器溫度較難保持,在第一批孵蛋的前期(1~4天),因胚胎尚小,可以從蛋內得到代謝氧,故不需要外界氧氣,可把所有的通氣孔關閉,這樣,機內溫度上升快且易保持溫度平穩,同時還可節省能源。②如果是連續孵化,機內有各期的胚蛋,這時就應該打開進、出氣孔,實行連續換氣,特別是在機內出雛的情況下,更要持續換氣,否則,正在破殼的胚胎或已出殼的雞雛就會悶死。③翻蛋能促進胚胎運動,保持胎位正常,使胚蛋各部位受溫均勻,從而保證胚胎正常發育,防止胚胎和蛋殼膜粘連。為此,從入孵的第一天起,每天定時翻蛋。實踐證明,每隔3小時翻蛋1次,翻蛋90度(即蛋架由前傾45度處轉為后傾45度處)時,其孵化效果最好。翻蛋要穩而均,當孵化機內的溫度適當而均勻時就不必晾蛋。當機內溫度偏高或胚胎發育偏快時,則要晾蛋。若機內溫度偏低,則對孵化有害無益。因此,晾蛋要根據不同孵化機具、不同胚齡對溫度的具體要求靈活掌握。
二、孵化具體操作
1.衛生與消毒入孵前1周,孵化器和孵化室要徹底清掃、刷洗干凈,然后用高錳酸鉀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方可入孵。
2.檢查孵化設備在孵化前,要全面檢查孵化機具,觀察風扇轉動和倒閘翻蛋裝置是否正常,各部配件是否完備,如發現異常要及時修好,再試溫、水盤加水。當孵化器達到要求溫度和濕度時再試兩天,如運轉正常,即可正式上蛋孵化。
3.種蛋選擇、保存和消毒要選用5天(最多不能超過7天)以內的新鮮蛋,貯放時間超過5天以上,每多貯1天,孵化率下降4%、孵化期延長30分鐘。保存種蛋的適宜溫度是12℃~16℃。存放種蛋要小頭向上。種蛋必須經過消毒方可入孵,消毒可用0.1%新潔爾滅溶液噴灑蛋面,或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洗2~3分鐘。種蛋入孵時一定要大端向上。
4.落盤期注意事項由孵化機轉移到出雛盤的過程叫落盤,一般雞胚18~19日齡時落盤。落盤要輕拿輕放,以單層平放為好。擺放過密、過稀都對出雛不利。
5.破殼出雛注意事項破殼出雛時每隔5~6小時撿雛1次,將臍部收縮良好、絨毛已干的雛雞撿出來。撿出的雛雞放有隔的雛箱或雛籃內,隨后再放在22℃~25℃的暗室里,使雛雞充分休息,準備售出或接運。千萬不能擠堆存放,以免因過度擁擠悶熱死亡。
6.人工助產對胚胎出殼有困難的均應該進行人工助產。助產時要輕輕剝離蛋殼,注意保護血管,如過干時可用溫水濕潤后再剝離,一旦胚胎頭頸露出,估計可自行掙脫出殼時,助產即可停止,千萬不可強行剝離蛋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