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能夠促進腸內菌群生態平衡的活微生物。近幾年來,由于抗生素在畜禽養殖業中的長期使用,毒副作用和藥物殘留已影響到人類健康。美國及西歐一些國家相繼禁用或限用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益生菌具有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多功能、無殘留、不污染環境等優勢。發展綠色無公害飼料添加劑是21世紀養殖業的重要研究方向,飼用益生菌研發是實現這一目的的主要途徑。
選購應有針對性
細菌對腸道的黏附具有種屬特異性,從某種動物分離的細菌只對該動物消化道上皮有較強的吸附性,如豬用益生菌用于其他動物不能發揮最大的療效。因此,在選擇益生菌時,要根據微生物的宿主特異性,選擇相對應的益生菌。動物的日齡不同,其腸道正常菌群不同,對新生動物使用益生菌,效果較明顯,因為新生動物腸道的正常菌群還處于連續變化的階段,更容易受到益生菌的影響。
保存方法要科學
益生菌含有益的微生物,影響其穩定性的因素主要有溫度、濕度、酸度、機械、營養等。因此未啟用的益生菌應保存在干燥、陰涼的地方,適宜的保存溫度為5℃~15℃;此外,未用完的益生菌特別要注意密封,因為氧氣可使其中的厭氧菌失活。益生菌保存中的活菌率較不穩定,隨著時間推移,活菌數量會不斷減少,其減少速度因微生物種類不同而異,以芽孢桿菌最為穩定,其次是腸球菌群中的糞鏈球菌,再次是乳桿菌,穩定性最差的是雙歧桿菌。因此益生菌產品不能超期使用。益生菌制劑對抗生素和高銅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耐受性,用益生菌配制好的全價飼料要盡快使用以免失效。
注意配伍禁忌
為了更好地發揮益生菌的作用,目前正在研究不同益生菌之間的協同與拮抗作用,以及與其他添加劑聯合使用,如與抗生素的聯合使用,先用抗生素處理后再用微生物產品,與生物肽的聯合使用等技術。
我國于1994年批準使用的益生菌有6種:芽孢桿菌、乳酸桿菌、糞鏈球菌、酵母菌、黑曲菌、米曲菌。其中,乳酸桿菌和糞鏈球菌為腸道正常微生物,芽孢桿菌具有較高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能明顯提高動物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于是許多生產廠家將這些菌配合起來一塊使用,但是配合以后菌體活性是否受影響卻并沒有作深入研究。據報道,乳酸乳球菌產生的細菌素的抗菌譜中就包括糞鏈球菌和芽孢桿菌中的一些菌種,特別是能抑制芽孢的形成,因此,在乳酸乳球菌與糞鏈球菌和芽孢桿菌聯合使用時,非常有可能產生拮抗作用。由于細菌素大多抗菌譜比較窄,選擇適當的細菌素,就可以有效防治動物受某些腸道致病菌的影響,而不至于影響動物腸道的其他有益微生物。乳酸乳球菌產生的細菌素對鏈球菌、葡萄球菌,芽孢桿菌中的一些菌種、梭菌及其他乳酸菌有抑制作用;嗜酸乳桿菌和發酵乳桿菌產生的細菌素對乳桿菌、片球菌、明串珠菌、乳球菌和嗜熱鏈球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聯合使用益生菌制劑時,要注意各菌種之間的配伍和比例。
協同作用效果好
益生元是指能夠選擇性地刺激腸內一種或幾種有益菌生長繁殖,而且不被宿主消化的物質,主要有果糖寡糖和半乳糖寡糖。寡糖作為某些益生菌的增殖因子,增強益生菌的競爭優勢;益生菌分泌的消化酶可使寡糖消化為單糖,被益生菌或機體利用。這樣寡糖類碳水化合物,能有效地刺激腸道有益微生物的增殖,能阻斷有害菌對腸黏膜的黏附。微生態制劑還可與含多糖的中藥或從中藥中提取的多糖聯合應用,如與黃芪多糖、茯苓多糖、靈芝多糖、枸杞多糖等。這種聯合用藥能增強微生態制劑的藥理作用和生態效應。由于許多病原微生物的表面有外源凝集素,能與腸上皮寡糖受體特異性結合,使細菌黏附在腸壁上并增殖,導致腸道疾病發生,而一些寡糖的結構與腸上皮寡糖受體相似,可與病原菌的外源凝集素特異性結合,使病原菌不能在腸壁上黏附,而隨寡糖排出體外。
合生素是指益生菌與益生元的混合制劑,既可發揮益生菌的生理活性,又可選擇性地增加這類菌株的數量,使益生菌的作用更顯著更持久。合生素是今后微生態調節劑發展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