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雛期飼養管理剛出殼的雛山雞開食前主要是以未吸收完的卵黃為營養,一般出殼24小時左右,便可開食,一周內應以玉米、魚粉、麩皮、豆餅、骨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配成的小顆粒的全價飼料為主,用水拌濕后喂飼,開始應少量多餐。剛開始喂料時可鋪以干凈的塑料布或紙片,將飼料撒在上面,讓雛山雞啄食。前1―3天應給予24小時光照便于雛山雞認食、飲水,每一次投料時都要認真觀察注意是否有雛山雞不積極采食,如有則要認真對待、特殊護理,并及時發現潛在危險,必要時可請獸醫診治。育雛溫度的適宜與否,直接影響著育雛成活率的高低,適宜的溫度可使雛雞健康活潑、采食量大、抵抗力強、不易發病。一般育雛前,使育雛舍室溫達到33―37℃即可,待雛山雞進舍后則可觀察雛山雞的表現、正常時,雛山雞分布均勻、精神健旺、采食積極、活動頻繁、過熱時,雛山雞張嘴呼吸、兩翅張開、活動減少,過冷時雛山雞則擠在一起,甚至上堆擠壓、羽毛逆立。此時要及時調節舍內溫度,而后可每周下降2℃,至育雛期結束調至正常氣溫。雛山雞生性活潑:有時互相啄羽、啄腿、啄肛,要充分注意,不要使其形成習慣,或者在出殼15日齡前后斷喙,但種用雄山雞可不斷喙,以便交尾,在停止種用后再斷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