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生長發育可分為幼苗、分蘗、孕穗、抽穗、開花、成熟等不同時期,其需肥特點及施肥原則是:
需肥特點
有兩個養分吸收高峰。水稻分蘗期和幼穗分化期是兩個養分吸收高峰,但是單季稻與雙季稻有所不同。單季稻生育期較長,兩個吸肥高峰間隔分明,是追肥的關鍵;雙季稻生育期較短,兩個吸肥高峰趨于重疊,因此施肥重心較單季稻提前,但施肥量卻相對較少。
對缺鋅敏感,易患“縮苗病”。缺鋅土壤多為石灰性水稻土、濱海鹽土區水稻土和低洼沼澤區水稻土,其中尤以冬麥茬稻和早稻更易缺乏;過量施用磷肥也會誘導缺鋅。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磷肥可以防止缺鋅;鋅肥作基肥土施或葉面噴施可以矯正缺鋅。
是喜硅作物。水稻是吸收硅最多的作物。硅能促進水稻呼吸和根系生長,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健壯莖稈,增強抗倒、抗病能力,對高產水稻尤其要適當增施鉀肥和硅肥。
根區土壤有特殊的氧化—還原層。水稻長期生長在淹水條件下,土層分為靠近水體的氧化層(耕作層上部幾毫米到1厘米處)和下面的還原層。還原層缺氧,如果施用硝態氮肥,除了隨水滲失外,還會在反硝化微生物的作用下變成氣態氮逸失。因此要不用或慎用硝態氮肥。
營養診斷不宜采用硝態氮測試法。水稻生長在淹水條件下,吸收的氮在轉化前,主要以銨態氮存在于體內,所以植株養分速測主要采用葉綠素比色法,而不是測定其硝酸鹽含量;在淹水條件下,土壤有效氮也多以銨態氮存在,也不宜通過硝態氮速測進行營養診斷。
水田土壤養分的有效性與旱田不同。在淹水條件下,磷肥和鐵、錳等養分的有效性高于旱田,有時甚至會因錳含量過高而產生毒害。因此旱田改為水田后磷肥可適當少施,鐵、錳等缺乏也得到緩解;而水田改為旱田后需適當增加施磷量,并注意鐵、錳等元素的缺乏問題。
對水分管控有特殊要求。水分是水稻植株的物質組成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通過水的蒸騰作用可調節植株體溫、改善生長環境,防止低溫凍害和抑制雜草生長。“灌水拔高兒,落干長根兒”生動說明了水分狀況與作物生長的關系,對水稻水分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應該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應用。
施肥原則
提高施肥技術。提倡結合整地,增施有機肥,進行秸稈還田或種植綠肥;控制氮肥總量,將氮肥重心后移,適當降低基肥和分蘗肥的氮肥比例,以減少前期無效分蘗和防止后期脫肥;適當增施鉀肥,提倡基肥、追肥分施;倡導“以水帶氮”施肥技術,以提高肥、水利用效率;要通過合理施用氮、鉀、硅肥和合理密植、水層管理等綜合措施,防治水稻倒伏和提高抗病能力;在酸性土稻田可酌情施用適量石灰。
科學管控水分。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對水的敏感性和需要量不同,要因時制宜管控好。秧苗期要保持淺水層或土壤濕潤,遇到大風降溫時要灌水保苗;在插秧和返青期需要有穩定的溫濕條件,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水層,以便于整地時“以水找平”和插秧后扶苗、緩苗;緩苗后隨著分蘗的增加,要通過適當地排水曬田,抑制無效分蘗和促進根系下扎;幼穗分化期和抽穗開花期對缺水敏感,要使水稻處于土壤濕潤和淺水層的交替狀態;灌漿結實期要求既不積水又不過早斷水,可采用間歇勤灌的方法,使稻田處于漬水與落水的交替狀態。這樣做既有利于植株養分向籽粒匯聚,又可防止葉片和根系早衰;收獲前5~10天斷水,以便于茬口安排和田間作業。
加強綜合管理。在科學施肥、灌水的同時,還要做好播前選種、曬種,對種子消毒和催芽。黑龍江等地的大棚寒稻育秧,要通過適時、適度揭棚和床面適度落干進行“煉苗”和培育壯秧。插秧前要深翻與淺耙結合,提高整地質量并適時插秧,田面高低落差一般不超過3厘米。要進行田間除草,重點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和薊馬、稻飛虱、粘蟲等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