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養鴨場,在飼養管理中忽視了鴨場的環境衛生,更有的不注重疫病預防,特別是飼養1-2年又沒有出現大問題的鴨場,更認為搞好鴨場的獸醫衛生與防疫無關緊要。殊不知這個僥幸的成功背后,卻隱藏著極大的威脅,一旦出現問題,將會使幾年的鴨場盈利付諸東流,甚至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因此,對鴨場的獸醫衛生和疫病防治工作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綜合防控措施。
一、場址選擇。鴨場應建在稍有坡度的場地上,以利于排水和鴨群衛生。鴨場場地的土壤要求透氣性和透水性良好,能保證場地的干燥。鴨場的水源要充足,位置要適當,水中無異臭或異味,水質澄清,最好是流動水。鴨場內的工作區和生活區要分開,注意鴨群的衛生防疫。鴨場布局要就地勢的高低和主導風向,按防疫需要合理安排免疫程序。依次為職工生活管理區——鴨飼養區——糞污處理區。注意鴨舍的朝向,最好坐北朝南,與主導風向呈30-40°為最適宜。鴨舍南窗要大而低,北窗要小而高,跨度以8-10米為宜,過長時,中間要隔成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單間,以防擁擠。
二、育雛鴨舍。育雛舍是飼養30日齡前雛鴨的地方。因剛出殼的雛鴨身體弱小嬌嫩,對外界的抵抗能力較差,必須要對其加強飼養管理,特別要注意搞好衛生防疫工作。
首先,育雛舍要設有消毒池,池內填充草苫、麥秸、稻草等,將消毒液傾于池內,使藥液充分濕透填充物,一切進出車輛和人員必須經過消毒池后方可進出育雛舍。其次,每次進雛前,要對育雛舍進行消毒,可用福爾馬林熏蒸或用0.2%的過氧乙酸噴霧消毒,消毒要觸及各個角落,不得留有死角。第三,育雛要采用“全進全出”制度,以利于徹底消毒和飼養管理。第四,嚴禁從有疫病發生的鴨場購入雛鴨。第五,及時剔除病殘弱鴨。第六,搞好疫病防治,可于1日齡注射鴨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或蛋黃抗體,可以避免雛鴨病毒性肝炎的發生或發生后減輕癥狀,降低死亡率。7日齡注射大腸桿菌-漿膜炎混合菌苗,可較有效地控制大腸桿菌病和傳染性漿膜炎的發生。第七,注意雛鴨飲水和飼料的清潔衛生。
三、青年鴨舍。青年鴨是指31日齡至開產前的中鴨。這個階段鴨生長發育迅速,對外界環境條件已有較強的適應性,但也是鴨副傷寒、鴨大腸桿菌性敗血病、鴨鏈球菌病、鴨球蟲病以及營養代謝病的高發時期,這些疫病的發生多與飼養、免疫或環境衛生有著密切的關系。
青年鴨舍要保持通風良好、陽光充足、冬暖夏涼。圈內要鋪有干墊草,如經日光暴曬過的稻草、麥秸等,并要勤換,使之經常保持干燥。食盆、飲水器每天要洗刷干凈后放于干燥處待用。注意飼養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飼養12-15只為宜。加強飼養管理,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鍛煉強健的體質,保持適當的肥度,確保適時開產。搞好疫病防治,定期投喂抗球蟲藥,以預防球蟲病的發生。60-70日齡,注射禽流感疫苗和鴨瘟疫苗、禽霍亂疫苗。開產前注射產蛋下降綜合癥疫苗和鴨瘟疫苗加強免疫。
四、產蛋鴨舍。圈養產蛋鴨的適宜溫度是10-20℃,在嚴寒酷暑時,要注意鴨舍的防寒和降溫。對鴨舍的墊草要勤起勤換。保持干燥清潔,圈內四周可墊厚些的干草,以供產蛋之用。運動場應每天清掃,墊以干沙或木屑。實行全進全出制。每批鴨全部出售后,要對鴨圈進行一次徹底消毒,徹底清掃圈內和運動場內的糞便、墊料、污物。對飼養用具徹底清洗、消毒、晾干后備用。在一個產蛋期內一般可不使用疫苗,以免影響產蛋,但在休產換羽過后,即將再次開產前,還要注射產蛋下降綜合癥疫苗和鴨瘟疫苗、禽流感疫苗、禽霍亂疫苗等。
五、種鴨場。種鴨場的衛生要求比商品鴨場要高,以提供標準健康種蛋。種鴨場應建設于上風處,與商品鴨場、屠宰場、蛋制品加工廠或其他養禽場保持間距500米以上。種鴨場內每棟鴨舍之間的距離應在10米以上。進場門前設車輛消毒槽或池,消毒藥可用20%的燒堿水、生石灰等。設立人員出入消毒室或消毒走道及更衣室。種鴨運動場和鴨舍內墊干沙土,洗浴池或塘應為流動水,為種鴨洗浴、運動和交配創造良好條件,產蛋舍內勤換墊草,調教種鴨在墊草上定點產蛋,每隔2小時撿蛋一次,以防污染種蛋。
種鴨于產蛋前注射鴨病毒性肝炎疫苗,14天后再進行一次加強免疫,以后每隔半年注射1次。另外,還要注射產蛋下降綜合癥疫苗、鴨瘟疫苗、禽流感疫苗等。
六、孵化室。孵化室最好設在種鴨場附近,位于上風處,并與商品鴨舍留有300米以上距離,孵化室的面積不可太小,儲蛋室、洗蛋室、孵化室、出雛室、雛鴨存放室要單獨分開。孵化器每次用過后要清洗消毒,蛋殼、死雛、毛蛋等要消毒后焚燒深埋。蛋盤沖洗晾干后置入孵化器內進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20分鐘后通風備用,出雛器、出雛盤或出雛箱清洗后再行熏蒸消毒,貯蛋室應設種蛋熏蒸箱,每天收取的種蛋應進行一次熏蒸消毒。
另外,鴨場內不應混養其他家禽,盡量減少或杜絕野鳥進入鴨場,各鴨場的飼養人員不要相互串場走動,謝絕外人參觀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