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方法是逐頭牛記錄匯總逐日逐次擠奶量,而后統計出各月和全泌乳期的總奶量。此法的長處是統計出的數據準確,但耗工費事,有時還有疏漏的可能,在規模奶牛場執行起來有一定難度;另一種方法是前中國奶牛協會建議,采取每月記錄3次,每次間隔9211天,將每次所得數據(即月內3次測定的日全天奶量,分別用M1、M2、M3表示)乘以相隔天數(分別用D1、D2、D3表示),先計算出各月的泌乳量,然后按全泌乳期月分,總加出全泌乳期的產奶量。用計算公式表示時,則月產奶量(公斤)=M1xDl+M3xD3+M3xD3。實踐證明,應用此法計算的個體產奶量,簡便易行,同每日實測相比差異很小。
群體平均產奶量的計算
為了客觀地反映本飼養場內泌乳牛的產奶量水平,宜采取統計泌乳牛的年均產奶量為上策。其計算公式為:泌乳牛年平均產奶量(公斤/頭)二全群年產奶總量(公斤)÷全年平均每天飼養泌乳牛頭數(頭)。式中的分母數為全群泌乳牛在群總天數除以365(天/頭)所得的值(頭)。
奶牛的305天產奶量與校正方法
按理想效益沒計,母牛年產1胎。其中干乳期60天,擠奶時間只有305天。但實際中泌乳期有長有短,為了便于比較,統一以每頭牛每一泌乳期中的305天泌乳量,什為反映奶牛的產奶水平。具體計算時,實際擠奶天數不足305天者,以實際奶量作為350天奶量,而超過305天的,則從305天后的奶量不計在內。對個別特高產的母牛,要統計365天或365天以下的產奶量。
在生產實踐中,奶牛的泌乳天數通常不可能正好是305天,為此中國奶牛協會又制定了統一的產奶天數校正系數表,使用240~370天產奶量記錄的奶?山y乘以相應系數,便可得接近于實際的305天產奶量(表中天數以“5舍6進”方法使用,如產奶275天用270天校正系數,276天的用280天校正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