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由于受藍耳病等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的生豬養殖戶養殖的豬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但興賓區陶鄧鄉業泉萬頭養豬場卻安然無恙,沒有一頭豬生病,因為這個養豬場靠防疫、飼料、營養配方等措施從容應對疫情。如今這個養豬場常年存欄大小豬兩萬多頭,母豬1500多頭,其中原種母豬400多頭,每年可向廣西、廣東等地提供優質商品豬2.6萬頭,二元雜種豬4000多頭。今年1-7月份豬場出欄豬花、肉豬1.3萬頭,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同時,旗下的150余戶飼養戶通過輻射示范帶動也同樣經受住了疫情考驗,在蕭條的生豬市場上賺了個盆滿缽滿。
近日,記者到陶鄧鄉業泉萬頭養豬場采訪,養殖場老板陳業泉知道我們的來意后,快人快語的他介紹說,俗話講“防患于未然”這句話很有哲理,我們的豬場能有發展也就是靠防重于治。具體來說主要有三點:
一是做好疫苗工作。按程序進行疫情防治,比如,一只豬花,生出來的第七天要注射鏈球菌苗,第十四天要注射氣喘苗,第二十一天要注射豬瘟病毒苗(II),第五十天要注射豬瘟病毒苗,第六十五天要注射口蹄疫苗。還有公豬、經產母豬和肉豬等各個時期的防疫環節也要一絲不茍地按程序進行。而且豬場所使用的藥苗,全部是國產化的,效果卻與其它進口的藥苗一樣,但相對來說成本卻比較低廉。“由于平時防疫搞得好,我所賣出的豬花,成活率都達到100%。”
二是搞好生豬的保健,陳業泉說。簡而言之就是在喂養飼料上下功夫。平時喂養的原飼料一定要選好的。陳業泉開辦有一個飼料廠,在選料上他堅持質量第一,絕不以次充好,在投放飼料的添加劑上一定要比例適當。保健的東西也不是什么深奧的知識,農民養豬哪個不喂有飼料和投放添加劑,關鍵是要有質量保證和搭配得當。就像我們人一樣,平時營養好了,身體才健康,才少生病。養豬也是一樣的道理。
三是搞好豬場管理。一方面要搞好衛生。工作人員進入豬場都要嚴格按程序進行消毒。非工作人員不準進入豬場。現在天氣炎熱,豬舍的瓦頂上要用滴水降溫解熱,保持豬舍溫度適度。小豬舍每天要沖洗一次以上,大豬舍每天則要沖洗兩次以上。豬場的30多名工作人員除保障基本工資外,獎金全部按照養豬的成活率、豬出欄的體重、母豬產仔的數量等數據來實行計件報酬,全面調動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和主動性,按照科技養殖要求精心護理喂養好生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