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視品種改良
養豬生產者必須利用產肉性能好的豬種。而一般優良品種均具有產仔多、日增重快、飼料報酬高、屠體重、瘦肉率高等特點,如:華都原種豬場從法國引進的大白、長白種豬,初產窩仔均為11.6頭,而一般土種豬不具備這些特點,且生長較慢、飼料轉化率低。就目前市場而言,改良豬價格比未改良豬價格高0.6~1元/kg,如果按90kg出欄,一頭改良品種豬比未改良品種豬多獲利54~90元,若萬頭豬場可多獲利54~90萬元,因此,品種好壞直接影響豬場的效益。
2 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生產費用
飼料的費用,占整個養豬成本的70%以上。飼料轉化率高低直接作用于豬的飼養成本,若飼料轉化率由3.5∶1降到3.2∶1,則一頭豬可節省飼料18kg,一個萬頭豬場每年可減少飼料消耗180噸,這樣無形中可節約30萬元。因此,合理利用飼料配方中的原料成為降低生產成本的又一因素。同樣原料,不同配方,飼料轉化率不一樣。同樣,相同的配方來自不同產地的原料,飼料轉化率也不同。只有采用最新科學方法配制的全價飼料和生產性能最佳的雜種豬,才能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轉化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營者的效益。
3 加強綜合防治,杜絕傳染病發生,保證豬的健康生長
豬的生長快慢、飼料利用率的高低,不僅與豬的品種、飼料有關,而且與豬的健康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豬場經常有慢性疾病的困擾,特別是喘氣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等,豬能吃不長,從而延期出欄,增加飼養日和飼料消耗,造成飼養成本上升。很顯然,如果豬場暴發傳染病,豬大批死亡,造成飼養成本上升,往往會使經營者陷入困境。因此,必須加強防疫消毒措施,嚴格貫徹執行免疫程序,保持豬舍干凈衛生,及時消除有害氣體,保證豬的健康生長,才能提高經濟效益。
4 加強管理,合理安排生產環節
養豬生產者,既要懂經濟又要懂技術。只有這樣,生產經營者才能利用有限資金去做更多的事,養豬經營者還必須有分析市場的能力,結合豬場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場的生產計劃,使生產和銷售相結合,最終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