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腐蹄病是影響牛場生產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國各地都表現出較高的發病率。舍飼牛群中發病率高者可達到30-40%。腐蹄病的發生不僅影響產奶和運動,嚴重者常常導致淘汰。
該病主要是因牛欄過度潮濕,蹄部長期被糞尿浸漬角質軟化,感染壞死桿菌,促成蹄間腐爛所致。牛蹄被碎石塊、異物茬尖等刺傷后被污物封圍,形成缺氧狀況,也是發生本病的因素。
治療奶牛腐蹄病清洗好病變部位是很關鍵的,可以用以下消毒藥品處理:
用1000倍新潔爾滅液反復沖洗患部,修整蹄部,徹底清除壞死組織及膿汁污物,再用3%碳酸溶液反復沖洗,擦干;蛴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患部,清除污物、膿汁并挖去壞死腐爛的組織,后用5%碘酊消毒,再用消毒藥棉抹干后用藥;蛴3%來蘇兒水清洗整個患肢,先修蹄,矯正,擴創后充分暴露創面,如果腐蹄嚴重,則用3%雙氧水沖洗患部,徹底消除全部壞死組織。
然后選用以下方法之一治療:
方法一:中藥青黛散治療:青黛60克,龍骨6克,冰片30克,碘仿30克,輕粉15克。共研成細末,在去除壞死部分后將青黛散塞于創內,包扎蹄部。
方法二:取桐油150克,放在鐵瓢里加熱煮沸后,加入明礬2克,用棉球或紗布蘸取熱桐油涂燙傷口,涂燙后再用凡士林或黃蠟填孔封口,最后將蹄包扎。
方法三:取血竭桐油膏(桐油150克熬至將沸時緩慢加入研細的血竭50克,并攪拌,改為文火,待血竭加完攪勻到粘稠狀態即成),以常溫灌入腐爛空洞部位,灌滿后用紗布繃帶包扎好,10天后拆除。
方法四:一般性病例可用血竭松香桐油膏(1:1:3)填充。每天清洗換藥1次,后延至2-3天換1次;慢性頑固性病例可用血竭粉直接填塞創口或瘺管內,然后用烙鐵烙化封口,蹄裂嚴重的用烏金膏(血竭粉30克、松香45克、黃蠟15克、人發燒炭15克熔化成膏狀)填充后用消毒紗布8-10層包扎,3天換藥1次。3次為1個療程。
方法五:血竭白芨散。組方:血竭100克、白芨100克,兒茶50克,樟腦20克,龍骨100克,乳香50克,沒藥50克,紅花50克,朱砂20克,冰片20克,輕粉20克,將上藥共研為細末備用。
方法六:用方藥枯礬500克,陳石灰500克,熟石膏400克,沒藥400克,血竭250克,乳香250克,黃丹50克,冰片50克,輕粉50克共為極細末。填塞病牛蹄部膿腔,并用繃帶包扎蹄,連用3劑。
方法七:將包有碘片的藥棉塞入潛洞,用適量松節油噴在包有碘片的藥棉上。由于碘與松節油反應放熱,從而起燒烙作用。對于特別嚴重的病例,在碘片—松節油療法的基礎上,在燒烙后的潛洞內填入中藥。其藥方:地榆炭50克,冰片50克,黃芩50克,黃連50克,黃柏50克,白芨50克。研成粉末,用凡士林調勻,涂于患處,進行包扎,3天后換藥,3次用藥后痊愈。
方法八:外敷方:雄黃、大黃、白芷、天花粉各30克,野芋頭、山烏龜各200-500克,將諸藥混合搗爛,加少量白酒,棕片包敷患部。1-2天換藥1次,每天用白酒噴灑,以保持敷藥外濕潤。內服藥:金銀花100克,防風50克,川芎、桂枝、木香、陳皮、木通、香附、腹毛、澤瀉、白芍各30克、綠豆200克,連翹、白芷、天丁、熟地各40克,甘草20克,煎水灌服或自飲。日服1劑,每劑服2次,直至痊愈。加減:前肢腫脹加桑枝50克,后肢腫脹加牛膝50克;腫消后還跛行時減去澤瀉、陳皮、腹毛,加大活血60克。有全身癥狀的,可用青霉素100-200萬單位加5-10毫升注射用水稀釋后1次肌注,日注1次,連注3-7天。也可用磺胺類藥和鏈霉素。重癥病例應同時添入結晶消炎粉和青霉素粉(80萬單位)或用青霉素魚肝油乳劑(青霉素20萬單位,溶于5毫升注射用水中,再加入50毫升魚肝油混合攪拌呈乳劑)紗布條填充后用8-10層消毒紗布包扎。慢性頑固性病例,可直接填入高錳酸鉀粉或硫酸銅粉后,涂上魚石脂藥膏,再在患肢系部皮下注射普魯卡因青霉素80萬單位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