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腦多頭蚴病又稱腦包蟲病,是寄生腦部引起的一系列神經癥狀的嚴重寄生蟲病。
專家解病。⑴病原:多頭蚴呈囊泡狀,囊體可由豌豆大至雞蛋大;囊內充滿透明液體;在囊的內壁上有100-250個原頭蚴,原頭蚴直徑2-3毫米。多頭絳蟲蟲體長40-100厘米,由200-500個節片組成。頭節有4個吸盤,頂突上有22-32個小鉤,分作兩圓排列。成熟節片呈方形或長大于寬;節片內有200個左右;卵巢分兩葉,大小幾乎相等。孕卵節片內子宮有18-26個側枝。卵為圓形,直徑一般為20-37微米。
⑵流行特點:是牧區常見的一種羊寄生蟲病,成蟲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獸的小腸,多發于犬活動頻繁的地方。容易侵襲1-2歲的綿羊和山羊。
⑶癥狀:感染初期由于幼蟲移行可引起羊腦和腦膜的急性炎癥,病羊常表現離群,目光無神,減食,行動遲緩,運動和姿勢異常。其癥狀表現還取決于蟲體的寄生部位和大小:蟲體如寄生于某一側腦半球表面,病羊將頭傾向患側,并向患側作圓圈運動,個別出現癲癇發作,而對側的眼常失明;蟲體寄生在腦的前部(額葉)時,病羊頭部低垂,抵于胸前,步行時高抬前支或向前方猛沖,遇到障礙物時倒地或靜立不動;蟲體在小腦寄生時,病羊表現感覺過敏,容易驚恐,行走時出現急促步樣或蹣跚步態,以后逐漸嚴重而衰竭臥地,視覺障礙,磨牙,流涎,痙攣;蟲體在腰部脊髓寄生時,引起漸進性后軀麻痹,病羊不吃不喝,離群,最后高度消瘦;當蟲體在腦表面寄生時,顱骨萎縮甚至穿孔,觸診時容易發現,壓迫患部有疼痛感。
⑷剖檢病變:急性死亡病羊呈腦膜炎和腦炎病態,在腦部亦可見六鉤蚴蟲移行時留下的傷痕;慢性病例可在腦、脊髓的不同部位發現數量不等的囊狀多頭蚴。
⑸診斷:主要根據病羊異常運動、視力障礙和局部變化進行診斷。患畜因表現出一系列特異神經癥狀,故容易確診。但應注意與莫尼茨絳蟲、羊鼻蠅蛆病以及其他腦部疾患所表現的神經癥狀相區別,這些病一般不會有頭骨變薄、變軟和皮膚隆起的現象。
專家治病。①預防:a、要防止犬等食肉獸食入帶多頭蚴的腦、脊髓,對病羊的腦和脊髓應燒毀或作深埋處理。b、對護羊犬和家犬可應用下列藥物定期(4次)驅蟲;吡喹酮,按每千克體重5-10毫克,1次灌服;氫溴酸檳榔堿,按每千克體重1.5-2毫克,1次灌服。c、對野犬、狼、狐、豬等終末宿主應予以捕殺。
②治療:a、手術療法。患部定位后,局部剃毛,消毒,將皮膚做“U”字形切口,打開術部顱骨,先用注射器吸出囊液,再摘除囊體,然后對傷口做一般外科處理;術后3天內連續注射青霉素防止細菌感染。也可不做切口,直接用注射針頭從外面刺入囊內抽出囊液,再注入75%的酒精1毫升。b、藥物療法。口服吡唑酮,劑量為50毫升/千克體重,連用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