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母牛分娩后15天以內的時間,通常也稱為圍產后期。此時母牛一般仍應在產房內進行飼養。產后母牛體虛力乏,消化機能減弱,尤其高產牛乳房呈明顯的生理性水腫,生殖道尚未復原,時而排出惡露。在這階段飼養管理的目的是促進母牛體質盡快恢復,為泌乳盛期打下良好的體質基礎,不宜過快追求增產。
當母牛產后休息片刻,即喂給較易消化的麩皮1~1.5kg,加食鹽50~100g左右,以溫水沖拌成稀湯讓牛飲盡,可起到暖腹、充饑及增加腹壓的作用。此時母牛往往表現口渴,如若不夠可酌情再調制一些補充。切忌飲以涼水,飲水溫度以37—40℃為宜。同時喂給優質干草1—2kg或任其自由采食。此時,不喂多汁飼料及糟粕飼料。在產后2~3天內以優質干草為主,輔以麩皮、玉米1~3kg。4—5天后,逐步增加精料,每日約增加1kg左右,至產后第7~8天,日糧可達到泌乳牛的給料標準。為防止精料過食造成消化障礙和過早加劇乳腺的泌乳活動,此時精料喂量以不超過體重的1%為宜。在乳房恢復消腫良好的情況下,可逐漸增加青貯、塊根類飼料的喂量。產后8—15天的日糧配合,原則是在干物質中精料比例逐步達50%一55%,精料中餅類飼料應占25%~30%。增喂精飼料是為了滿足產后日益增多的泌乳需要。
據北京市14個奶牛場資料統計,母牛分娩后的15天內,每天平均失重1 500~2000g,日糧能量不足會加劇此時能量的負平衡。同時,日糧中蛋白質濃度也應保持較高的水平,否則,將影響體脂轉化成牛奶的效率。當產后15天,青貯喂量宜達15kg、干草3—4kg、塊根類5~7kg,糟粕類不超過8kg。此時,除能量、蛋白、脂肪等營養處于負平衡外,體內鈣、磷也同樣處于負平衡狀態。必須充足喂給Ca、P和維生素D。每頭每日鈣的喂量不低于150g,磷不低于100g。
長期以來圍產后期多采用較為保守的飼養方法。即產后以惡露排凈、乳房消腫作為體質復原的主要標志和目的。在飼喂上有意識降低日糧營養濃度,拖延增喂精料的時間,不喂塊根等多汁飼料和糟粕飼料,避免刺激乳腺加速泌乳,擔心加重乳房腫脹程度。結果出現了產后采食量低,這更加劇了泌乳盛期的營養負平衡;體質恢復慢,產后失重期延長,采食量增加,營養負平衡狀態時間和失重期均縮短;母牛體質恢復快,發病率明顯下降;可充分發揮泌乳潛力,泌乳高峰提前,泌乳期產奶量增加。但仍須注意觀察母牛消化機能、乳房水腫消失及惡露排泄等情況而靈活掌握飼養,嚴忌生搬硬套飼養標準或方案。
在產后0.5—1h,即應開始擠奶。據研究,提前擠奶有助于產后胎衣的排出。因通過擠奶前的熱敷按摩刺激,即引起排乳反射,而排乳反射的建立,主要是垂體后葉釋放大量催產素,故可加強子宮平滑肌的收縮,起到了促使胎衣排出的作用。同時,提前擠奶也能使初生犢及早飲用初乳。
對產后母牛的第一次擠奶,首先須加強對乳房的清洗、熱敷和按摩。一般第1~2把擠出的奶,因細菌數含量高,應予廢棄。第一次擠奶切忌擠凈,保持乳房內有一定的儲乳量,只要擠出夠小牛吃的即可,約擠2kg左右。如果把奶擠干,對于高產牛特別容易引起產后癱瘓的發生,第2天每次擠奶約為產奶量的1/3,第三天約為1/2,第四天約為3/4,第五天才可全部擠凈。在每次擠奶時,都應加強熱敷和按摩,并要增加擠奶次數,每日最好擠奶4次以上,這樣能促進乳房較快消失水腫。如發現有消腫較慢現象,也可以用40%的硫酸鎂溫水洗滌并按摩乳房,以加快水腫的消失。
一般母牛在產后半個月左右,身體即能康復,食欲旺盛,消化正常,乳房消腫,惡露排盡。此時,可調出產房轉入大群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