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子豬胃腸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差,抗病能力低,對環境不適應,易出現腹瀉,嚴重威脅著子豬的生長發育。應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抓好病前的預防。
要喂好母豬 抓好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喂給母豬全價飼料,飼料中蛋白質水平不要過高,保持飼料的相對穩定性,如突然改變,會使奶汁發生改變而使子豬出現營養應激性腹瀉。不喂發霉飼料,加喂青飼料,保證母豬奶水充足,加喂蘇打,改善奶質,不使奶汁過濃或過稀,以控制子豬奶瀉。
加喂脂肪 在母豬懷孕后期的飼料中添加脂肪,促進乳脂的合成,可提高初生子豬的抗病力,降低腹瀉發生率。
接種疫苗 在孕豬產前4周和2周各接種1次豬大腸桿菌疫苗注射,即子豬腹瀉基因工程雙價苗(K88、K99),使子豬獲得被動免疫力,預防子豬腹瀉效果較好。
改善環境 給子豬提供好的培育環境,冬季保證豬舍溫暖干燥,清潔衛生,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子豬才會健康生長。
凈化環境,產前消毒 在母豬產前,用1%~2%的氫氧化鈉溶液或10%~20%的石灰乳、0.5%的過氧乙酸溶液、草木灰水進行環境消毒,殺滅病原,可防止初生子豬腹瀉。從母豬產前到產后,如能一直堅持對豬體和環境進行預防性和定期的徹底消毒,就能保持藥物制菌的有效性,有效凈化養豬環境,使子豬生長發育好、增重快、疾病少、斷奶體重大。
消毒乳房 子豬吃奶前先用溫水擦洗母豬乳房區,再用0.01%的高錳酸鉀溶液把母豬的腹部和奶頭進行消毒,以防止病從口入。
提早補料 母豬泌乳3周后,奶量減少,而子豬長得愈來愈快,應給子豬及早補料,以彌補母乳不足。早補料可刺激胃腸早發育,增強胃腸功能,有利于子豬消化,提高飼料消化率,減少胃腸道疾病。
減少應激 子豬斷奶后留在原圈喂養,原飼料成分比例不變,1個月左右再逐漸過渡為斷奶子豬日糧,防止腸道功能失調。喂料次數與哺乳期保持一致,喂量在1周內限制在應喂量的2/3,隨后逐漸增加,目的是降低營養水平,減輕消化負擔,防止暴食過量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
喂有機酸 喂給子豬全價營養飼料,加喂0.5%~1.0%的檸檬酸,可起到抑菌作用,并有開胃和改善子豬胃腸消化功能的作用。
全進全出 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可消除帶菌豬,凈化飼養環境,有利于預防子豬下痢。
藥物預防 在母豬產前1周喂給土霉素堿,豬每公斤體重用50毫克。喂藥時要停喂豆類蛋白質飼料,防止降低藥效。子豬生后用鏈霉素、慶大霉素、氟哌酸滴2滴于子豬口中后1小時再喂初乳,可消炎抑菌,減少和防止子豬下痢。用止痢精透皮劑等涂搽子豬脊背,有較好的預防和糾正畜體脫水、補充電解質、緩解酸中毒及補充能量的作用。如有感染,配合使用抗生素,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