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豬精細飼養應達到料肉比2.6:1,日增重750克以上,育肥期不過110天。要求飼養人員精明強干,選豬精益求精,飼養精耕細作,成本精打細算。筆者通過20多年養豬實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細飼養技術。
一、圈舍準備。選用經濟實用單列塑料暖棚豬舍,全進全出飼養方式,每次轉群后徹底消毒欄舍、飼槽,并空閑一段時間。
二、選購仔豬。建議到無疫區內的標準化豬場選購健康三元豬。進豬后5-7日內嚴禁過量采食,仔豬適應環境后,安排去勢、防疫和驅蟲工作。驅蛔蟲口服伊維菌素,驅疥癬注射伊維菌素。
三、合理分群。每批適度規模為100-150頭。堅持“留弱不留強”、“夜合晝不合”,按來源、品種、體重大小合理分群。每圈飼養10-30頭,每頭占0.8-1平方米。
四、飼料供應。洋種雜交和土種雜交豬(15-60公斤體重)的日糧消化能分別為13.5兆焦/公斤、12.5兆焦/公斤;粗蛋白17.5%、15.5%;賴氨酸1.03%、0.9%。洋種雜交和土種雜交豬(60公斤至出售)的日糧消化能分別為13兆焦/公斤、12兆焦/公斤;粗蛋白14.5%、13.5%;賴氨酸0.8%、0.75%。喂料量可參照以下公式:體重50公斤以前,飼喂量=體重×0.045;50-95公斤,飼喂量=體重×0.04。建議使用自動料槽(筒)飼喂,非自動料槽(筒)每頭豬占位30-50厘米。
五、供給清水。乳頭飲水器高度為中豬35-45厘米,大豬45-55厘米。一般冬季飲水量為采食量的2-3倍,春秋季4倍,夏季5倍。
六、重視調教。豬只進入豬舍后3天內不離人,及時調教,盡快養成采食、排泄、躺臥三點定位的習慣。
七、環境調控。肥育期適宜溫度為15-20℃,相對濕度為63-68%。注意換氣,減少空氣中有害氣體含量,可供給廢輪胎、鐵制吊球等玩具。
八、衛生防病。注意消滅“四害”,切斷疾病傳播途徑,保證生物安全。搞好圈舍衛生,保持豬欄干凈、干燥,日清掃2次,每周消毒1次。經常觀察健康狀況、精神狀態、采食、躺臥、排泄情況,注意防治呼吸道疾病,病豬早發現早隔離,重病者靜脈給藥。若場內或周邊疫病流行,豬群處于亞健康狀態,疫病多發季節,或飼養管理條件和天氣突變等情況下,選用以下用藥方案。方案一,1噸飼料中添加土霉素粉600克、黃芪2公斤、板藍根2公斤、防風300克、甘草200克,連續飼喂12天。方案二,1噸飼料中添加福樂(氟苯尼考和細胞因子)800克、黃芪多糖粉600克、溶菌酶140克,連續飼喂12天。方案三,13-15周齡用藥1次,選用80%枝原凈125克/噸+金霉素2公斤/噸+阿莫西林2公斤/噸。
九、適時出欄。100-130公斤體重出售效益佳。豬崽價格低或賣價低時,出欄體重不宜過大,豬崽價格高或賣價高時,出欄體重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