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光照對家兔的影響,國內外研究得還不充分,所得到的結果也并不一致。但一致認為,光照對家兔是有影響的。筆者結合自己的試驗和實踐,談談光照對家兔的影響及光照的控制。
光照對家兔的影響
對性成熟的影響:短光照尤其是持續黑暗,可抑制家兔生殖系統的發育,使性成熟延遲;延長光照則可促進生殖器官發育,使性成熟提早。光照的這種影響是通過松果腺起作用,家兔的視網膜感受到光刺激后,調節支配松果腺神經的活性,這些神經釋放一種遞質,控制松果腺形成5-羥-吲哚-鄰甲基轉移酶,此酶控制褪黑色素的合成。褪黑色素主要是在黑暗條件下進行合成,它可抑制垂體合成和釋放促性腺激素;延長光照可減少褪黑色素的產生,減少其對促性腺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從而影響繁殖機能。生產中發現,春季出生的子兔,生后處于日照時間延長的環境中,其性成熟時間較秋后出生的子兔提前1~2周。
對繁殖性能的影響:就目前的研究結果看,光照對繁殖性能的影響較大。法國一農業科學院的研究表明,兔舍內每天光照14~16小時,每平方米光照不低于4瓦,有利于繁殖母兔正常發情、妊娠和分娩。公兔喜歡較短的光照時間,一般每天需要12~14小時,若持續光照超過16小時,將引起公兔體重減輕和精子數減少,影響其配種能力。又據資料介紹,在20℃~24℃和全暗的環境條件下,每平方米給予1瓦光照,持續2小時,母兔雖有一定的繁殖力,但受胎率很低,一次配種的受胎率在30%左右;若光照增加到每平方米15瓦、光照12小時,則一次配種受胎率可達50%。在相同光照強度下連續照射16小時,母兔的受胎率為65%~70%,子兔成活率也可明顯提高。因此,增加光照強度和時間可明顯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子兔的成活率。
光照對家兔繁殖性能的影響與營養有協同作用。筆者研究發現,在短日照的冬季(日照時間10~12小時),母兔長期處于乏情期,正常發情的母兔低于20%。當每天光照時間為14~16小時,母兔的發情率可增加為60%左右。在增加光照的同時增加營養,特別是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E,使之在每公斤飼料中分別含10000國際單位和50毫克,母兔的發情率可達到90%。
對生長和被毛的影響:光照對于家兔生長和產毛都有一定影響。由于光照有助于性腺的發育,促進家兔性成熟,性機能的亢進影響采食和生長,因此,養兔發達的法國以弱光育肥獲得理想的效果。光照可刺激家兔皮膚的新陳代謝,有助于被毛的生長。據日本東京農業大學的研究,毛兔適宜的光照時間是每天15小時,育肥兔適宜的光照時間為每天8小時。
生產實踐中發現,室外籠養的獺兔,長期受到陽光直射,被毛逐漸變得粗糙而無光澤。而處于室內籠養的獺兔,被毛白凈而有光澤。這說明陽光直射對毛纖維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
對換毛的影響:由于家兔每年兩次季節性換毛,季節性換毛發生在3~5月和9~10月,也就是說,日照時間由短變長時,開始生長夏毛;日照時間由長變短時,開始生長冬毛。在養貂實踐中,成功地利用光照與被毛脫換的規律,在夏季逐漸減少光照時間,可促進冬毛生長,使被毛提前成熟。但在家兔方面還沒有相關的報道。
其他影響:光照與溫度和濕度有一定的聯系。充足的光照可以保持兔舍干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而黑暗的環境,往往潮濕污穢,容易發生寄生蟲病。因而,適當的光照對于疾病預防是有益的。一些疾病,尤其是寄生蟲病(疥癬病、球蟲病)和真菌病(皮膚霉菌病,尤其是小孢子真菌皮膚病),與兔舍內的光照、濕度和溫度有直接關系。光照不足、濕度大、溫度高,就為這些疾病的發生和傳染提供了條件。
光照的控制
根據已有的研究結果,對不同生理階段的家兔采取不同的光照制度,在不同的季節和地域,可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去合理設計光照程序。
我國養兔多以自然光照為主,人工光照為輔。即根據當地日照時間長短,將不足部分人工補充到額定時間。可設置窗簾黑布控制光照,尤其是對于育肥兔是有必要的。
在全封閉的兔舍,實行程序化控光可獲得滿意的效果。兔舍安裝光照程序控制器,儀器內芯由電腦芯片經組裝而成,能自由設置程序,開關漸明漸暗時間達30分鐘,模擬自然陽光,對兔群無應激。
生產中,很多養兔場(戶)對于光照與家兔的關系不甚清楚,多數采用自然光照,應該縮短的不縮短(如育肥兔),而應該延長光照的時候又沒有延長(如冬季的繁殖母兔),給生產造成一定的損失。規模化養兔是我國兔業發展的方向,而光照的人工控制更顯得重要。深入研究光照對家兔的影響,靈活運用這些規律,無疑對提高家兔的生產性能將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