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常見到一些養豬戶把肥豬養到150~200公斤重還不肯出售或宰殺,據說這樣可以賣個好價錢。其實并不劃算。
從全局出發,生長肥育豬什么時候屠宰,一方面要看消費者對豬肉產品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經濟效益。細化說來,我國飼養的商品肥豬主要是面向國內市場,少量作為出口。國內市場要求豬肉瘦一些(如城市和近郊農村的消費者)或者膘稍厚為好(如農村消費者及強度勞動者與個人嗜好者),而國外市場則青睞瘦肉多、背膘薄、脂肪少的豬肉。可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養殖者必須與市場需求對接,才能奏效。再從經濟效益講,生長肥育豬的日齡和體重不同,增重速度、飼料利用率(它是降低養豬成本的重要因素)、屠宰率、瘦肉率等亦不同。如體重在10~67.5公斤階段,日增重會隨著體重的增加而提高;67.5~100公斤階段,日增重維持在一定水平;而100公斤以后日增重則下降。如果體重過大時屠宰,飼料消耗增加(約占到成本的70%左右),開支加大;反之體重過小時屠宰,豬的增重潛力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也就達不到應有的經濟效益。其實,從豬的生長發育規律來說,也是這樣的,比方生長肥育豬的增重是隨著其日齡而增長,6~8月齡以前體重增加最快,10月齡以后速度減慢;豬體的化學成分如水分、蛋白質、灰分的含量則隨豬日齡和體重的增長而下降,脂肪含量則隨之迅速增加;骨、肉、皮,脂的生長強度,也會因豬的日齡及品種而異,一般規律是4月齡骨骼生長強度最大,而后穩定。皮從出生到6月齡生長最快。脂肪始終在生長,6月齡之后更為強烈。消化器官自出生就強烈生長,4月齡后減慢。所以才有農諺“小豬長骨、大豬長肉、肥豬長膘”之說。
依據上述科學道理并經綜合分析之后,結論有兩點:一是生長肥育豬從它幼年斷奶或70日齡開始科學養育,到6~8月齡體重達90~100公斤時結束為上策;二是小型早熟品種豬、晚熟品種豬、雜種豬的出槽屠宰期分別以體重達75公斤、100公斤、90公斤時最有利,過早或推遲出售反而得不償失。養豬戶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