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異食癖是由飼養管理不當、環境不適、飼料營養供應不平衡、疾病及代謝機能紊亂等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應激綜合征,如豬咬尾癥等。多見于懷孕初期或產后前期的母豬以及24~40公斤的中小豬。
豬一旦發生異食癖,往往表現出胃腸病、骨軟癥、慢性消化不良、寄生蟲病等多種疾病的臨床癥狀。初期一般表現為食欲減退、消化不良,繼而出現味覺異常和異食癥狀。發病幼豬喜舔食或啃咬墻壁、食槽、泥土、砂石、糞尿或帶有咸味的異物,相互啃咬尾巴、耳朵等,常引起互相攻擊;先便秘后下痢或便秘、下痢交替出現,發育遲緩或停止,逐漸消瘦,被毛松亂無光澤。貧血。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影響豬的生長發育,形成僵豬:重者可繼發感染,引起骨髓炎和膿腫,若不及時處理,可并發敗血癥等,導致衰竭死亡。患病母豬除上述表現外,懷孕母豬可見流產:產后母豬泌乳減少。出現吃胎衣或吃仔豬等惡癖。
異食癖因為具有十分鮮明的臨床特征,其診斷并不難,但要弄清具體的發生原因往往比較困難。必須根據可能致病的因素、病史和臨床癥狀等多方面綜合分析。常見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飼養管理不當,如豬舍飼養密度過大,濕度高,飼槽空間狹小,限飼與飲水不足,同圈舍豬只大小強弱懸殊等;二是環境條件差,如舍內溫度過高或過低,通風不良且氨氣含量高,欄舍光照過強,生活環境單調,驚嚇、竄群,天氣異常變化等;三是多種疾病因素誘發,如慢性胃腸道疾病、軟骨癥、仔豬佝僂病、母豬產后癱瘓和寄生蟲病(如虱子、疥癬等體外寄生蟲和豬蛔蟲),體內荷爾蒙分泌異常等;四是營養供應不平衡或缺乏,飼料營養水平滿足不了豬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某些氨基酸(如蛋氨酸或色氨酸等)和蛋白質缺乏,礦物質、維生素缺乏或不平衡,如日糧中銅、鈷、鐵、錳、鉀、鈉、鎂、鈣、磷、維生素B等,飼料中鈣、磷比例失調,食鹽缺乏;五是豬本身的天性(愛玩,模仿性)或有惡癖。
豬異食癖應防治結合,預防為主,對癥治療。在飼養過程中,應加強管理,合理布控欄舍,保持圈舍清潔,控制適宜的通風和光照,盡量避免驅趕和換料等人為應激。飼養密度適宜,冬季密度大些,夏季稀些,一般飼養面積以肥育豬O.8~1平方米/頭、中豬0.6~O.7平方米/頭、仔豬O.3~O.5平方米/頭為宜。飼料配合力求營養均衡,滿足其營養需要。飼喂應定時、定量,飲水清潔,飼槽和水槽設施充足,避免搶食爭斗及飲食不均。另外,可在豬圈中投放玩具,如編織袋、鏈條、皮球、舊輪胎以及青綠飼料等,分散豬只的注意力。對有惡癖的豬,應及時挑出單獨飼養。仔豬及時斷尾,去除乳牙。
豬異食癖的治療應在查明病因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改善飼養管理,酌情改變飼料結構,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保證適當的鈣磷比例,定期驅蟲。常見的如喂服或肌注維生素B12,或在飼料中添加獸用多維,用量視產品規格和病情程度而定;或注射磷、鈣制劑;或在飼料中添加0.5%~O.8%的食鹽,但添加量不宜超過1%,以防食鹽中毒。發現病豬應立即隔離,防止其他豬只模仿。對被咬傷的豬應及時用高錳酸鉀液清洗傷口并涂上碘酒,以防止傷口感染,嚴重的輔以抗生素治療。對吃胎衣和胎兒的母豬,除加強護理外,還可在飼料中添加調味消食劑,如食鹽、大蒜、白糖、碎陳皮以及市面出售的一些調味劑等來改善豬的異食癖:也可用土方,以河蝦或小魚100~300克煮湯飲服,每天1次,連服數天。對患慢性胃腸疾病的豬,治療主要以抑菌消炎、清除腸內有害物質為原則,并結合補液、強心措施。對于患寄生蟲病的豬,應及時用左旋咪唑或敵百蟲等驅蟲。
綜合以上情況,豬異食癖的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防治方法一定要有針對性。只要廣大養殖戶做好飼養管理和防治工作,就能將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