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羊痘是嚴重危害綿羊生長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以皮膚和黏膜上發(fā)生特異性的痘疹為特征。該病傳播快,所有品種、性別和年齡的綿羊均可感染,細毛羊、土種羊和羔羊最敏感,病死率高,主要流行于春季,由于氣候冷暖異常、飼喂枯草和飼養(yǎng)管理不良等原因,常可促進發(fā)病和加重病情,必須科學加以防治。
一、診斷方法 癥狀較明顯的病例可根據臨床癥狀和流行特點做出初步診斷,并借助實驗室檢驗進行確診。如果癥狀不明顯的病例,必須采取痘疹組織涂片,送獸醫(yī)化驗室檢驗,如在涂片的細胞漿內發(fā)現大量深褐色球菌樣圓形原生小體,即可診斷為綿羊痘。
二、治療方法 確診為本病后,立即將病羊隔離,封鎖疫點和疫區(qū),進行嚴格消毒。①對于良性經過的,一般不用特殊治療,只需加強護理,必要時進行對癥治療。可用2%來蘇兒、0.1%高錳酸鉀溶液或0.5%鞣酸溶液沖洗痘區(qū),再涂以碘甘油或抗生素軟膏。②適當選用青鏈霉素等抗生素進行治療或在飼料中拌入0.2%土霉素原粉,可有效預防繼發(fā)感染,用量視發(fā)病輕重而定。③對于惡性病例,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皮下或肌注康復羊的血清,每千克體重1毫升,治療效果明顯。
三、預防措施 綿羊痘的防治原則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①加強飼養(yǎng)管理,春季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天氣變化、雨淋等應激刺激,注意保持圈舍清潔衛(wèi)生和干燥,每月用25%草木灰水或20%石灰水消毒一次。②對新購入的羊只,須在指定場所隔離觀察21天確定健康后,方可混群飼養(yǎng)。③不論羊只大小,每年初春注射羊痘雞胚化弱毒苗一次,免疫期達一年。④病死羊尸體必須深埋或燒毀,飼養(yǎng)圈舍、用具及污染物徹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