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意識不強。不少奶牛養殖戶認為牛抗病力強,不需講究,結果往往使奶牛發病死亡。認真做好消毒工作是養好奶牛的基礎環節,冬春應每周對牛舍及周圍環境消毒1次,夏秋每周應消毒2次,并做到飼料、飲水衛生,嚴防喂霉變的飼料。
二、急于求成。不少養奶牛戶在犢牛出生未足18月齡、體重僅250公斤時就配種,結果第1胎常發生難產、陰戶破裂,影響下一胎正常繁殖。因此,養牛戶不能急于求成,應加強犢牛、育成牛的飼養管理,只有當犢牛性成熟并體重達到350~400公斤時,方可進行初配。
三、超量擠奶。一般奶牛泌乳期為305天,而一些養奶牛戶卻無視奶牛的生理周期,對奶牛擠奶從產后一直擠到沒有奶時才停止,結果奶牛過度消耗體內營養,致使奶牛較難受孕,進而影響到奶牛總體泌乳量的提高。所以只能在泌乳期內擠奶,以讓奶牛有充分時間彌補體內損失的營養。
四、干奶期減料。奶牛經過產犢泌乳,體內營養損失多,加上懷孕、胚胎發育對營養的需要,均需在干奶期恢復補充,不少奶牛養殖戶誤認為不擠奶時應喂營養差些的飼料,于是大幅減少精料喂量,結果造成臨產前膘情差,產犢費時費力,犢牛體質弱,母牛產奶量低。由此可見,奶牛除剛干奶后幾天和臨產前幾天可適當減少精料喂量外,干奶期日喂精料量以占母牛體重的0.8%~0.9%為宜。
五、系樁拴養。大多數養殖戶不分四季把牛用繩系頸部拴養,不僅限制了犢牛活動,而且嚴重阻礙了犢牛的生長發育,導致奶牛難產,胎衣不下,發情不明顯,體質差等不良反應。應讓犢牛在犢牛欄內自由活動,定時飼喂,以促進奶牛的新陳代謝,增加食欲,保持正常繁殖,提高抗病能力。
六、不刷拭牛體。奶牛皮膚對外界塵土敏感,當被毛上附有干糞便時,奶牛就會感到不舒服,常用舌舔,用身體擦墻、槽等以解除身上的奇癢,嚴重影響奶牛身體健康。所以應保持牛體清潔衛生,每天要用刷子刷拭牛體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