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秋及寒冷季節多發,一般從秋末開始,在冬季和早春暴發流行,以后隨溫度上升逐漸減少,夏季基本平息。但是,從目前世界范圍內的流行情況看,該病并無明顯的季節性。由于國內外一些規模豬場均對該病進行了防疫,故多呈點發出現,但危害仍很大,對未注射疫苗的豬場,則可呈劇烈暴發之勢,且特征癥狀非常明顯。規模豬場冬春季節發生口蹄疫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豬群的存欄數量較大;同時豬舍因保暖又常常處于封閉狀態。這兩方面原因為氣源性感染和接觸傳播創造了條件,從而成為規模化豬場豬舍內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在口蹄疫野毒的反復攻擊下,因疫苗的保護有限,可使經過系統免疫的豬只無法抵抗而發病,這個問題應引起規模化豬場的高度重視。
臨床癥狀
病初體溫上升至40℃~41℃,食欲減少,患豬一般會擁擠于陰暗角落處,精神差,驅趕時起立困難,常會發出嘶啞的尖叫聲,這時四肢蹄冠及鼻鏡邊緣可能有水皰,應仔細觀察,有的病豬蹄冠起水皰,但只出現輕度跛行(口蹄疫最先的癥狀:吻突、唇上發生水皰、爛斑,口蹄疫最典型的癥狀:蹄上出現水皰);有的病豬鼻鏡出現大量水皰但仍能采食;有的病豬只發生單腳起皰(嚴重者蹄部破潰,蹄殼脫落,肉蹄鮮血淋漓,跛行或前肢跪地而行,躺臥不起)較難判斷;哺乳母豬可見乳房出現白色水皰(破潰后留下紅色爛斑),哺乳仔豬出現跪行或突然死亡等。
病理變化
除蹄部、口腔、乳房皮膚有水皰和糜爛病變外,個別病豬局部感染化膿,有膿樣滲出物。死亡的哺乳仔豬胃腸可發生出血性炎癥,肺漿液性浸潤。最常見到的病變是心肌疲軟,幼豬心內、外膜上有出血斑點和淡黃色或灰白色點狀、帶狀及不規則的斑紋,心包膜有點狀出血,心包積液渾濁,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或條紋,稱為“虎斑心”,心肌軟,類似煮過的肉。由于心肌纖維變性、壞死,溶解、放出有毒分解產物而使仔豬死亡。哺乳仔豬常突然死亡,死后體表淋巴結極度腫大,切面出血、壞死,心肌出血、心內有大量積血塊,腎腫大、出血、壞死,肝不同程度腫大。
預防控制
防控原則一旦發現,迅速報告,劃定疫點、疫區封鎖:按“早、快、嚴、小”的原則隔離急宰。
徹底消毒全場用0.2%~40.5%過氧乙酸進行消毒。豬舍內部金維康1∶600帶豬消毒。沒有發病的豬舍金維康1∶800帶豬消毒。
預防保健目的在于增強豬只自身抵抗能力,當周邊有疫情時或者個別豬生病時對健康豬采取應急處理方式。
①疫苗:對所有豬進行系統的疫苗注射,使用疫苗的血清型必須和當地流行的口蹄疫病毒血清型一致,否則不能預防和控制口蹄疫的發生和流行。
②藥物保健:銀翹散1000克+莫維欣500克+奧來可1000克+中威聚能星500克/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