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流感豬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接觸性的豬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于冬春兩季,春季多在早春,呈地方性流行。該病發病率高,潛伏期2天-7天,病程一周左右。豬突然發熱,體溫40℃~42℃,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不食。流淚,流膿性鼻液,常橫臥在一起,不愿活動。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巨烈咳嗽。迅速康復或死亡。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藍耳病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種豬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不同年齡、不同品種和性別的豬均可發生。但以妊娠母豬和仔豬最為常見。其中1月齡仔豬表現出典型的呼吸道癥狀,呼吸困難,有時呈腹式呼吸,食欲減退或廢絕,體溫升高到40℃以上,腹瀉。其他年齡段豬只發病,也呈現不同程度呼吸困難。
豬偽狂犬病豬偽狂犬病是由皰疹病毒科偽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種動物共患傳染病,豬是本病毒的自然宿主。新生仔豬和育肥豬發病,體溫升高,達40℃以上,精神委頓,咳嗽,呼吸困難。其他年齡段的豬只發病,呼吸道癥狀輕微。
豬圓環病毒病豬圓環病毒病是由豬圓環病毒2型引起豬的一種傳染病。本病常發生于保育階段豬和生長期豬,表現為生長不良或停止,消瘦,被毛粗亂,皮膚蒼白和呼吸困難,有時腹瀉和黃疸。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急性型表現為體溫升高,持續不退,呼吸嚴重困難,呈腹式呼吸,伴有陣發性咳嗽。鼻、耳、四肢或全身皮膚發紺,心臟衰竭;慢性型表現為陣咳,消瘦,生長緩慢等。
豬肺疫豬肺疫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急性病例以出血性敗血病,體溫升高,呼吸高度困難,咽喉部發熱水腫,嚴重者延及耳根和胸前。慢性病例主要表現為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腸炎癥狀。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是由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產毒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以鼻炎、鼻中隔彎曲、鼻甲骨萎縮和病豬生長遲緩為特征的慢性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本病感染率高死亡率低,但容易造成其他呼吸道病原的繼發感染。不同年齡的豬均有易感性,但主要侵害幼豬,1周齡仔豬感染后,死亡率可達100%,長白豬最易感。病原體隨病豬和帶菌豬的鼻腔分泌物排出,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仔豬病初表現為:打噴嚏和呼吸困難,繼而出現鼻涕、鼻塞、氣喘。由于淚液黏附塵土而眼角出現斑紋,俗稱“淚斑”。
副豬嗜血桿菌病副豬嗜血桿菌病由某些高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豬嗜血桿菌引起。該病常見于5周齡-8周齡的保育豬。臨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關節腫大和運動障礙為特征。本病菌是豬上呼吸道中的常在菌,豬只在免疫力下降時可出現癥狀,多繼發于其他呼吸道疾病。
豬支原體肺炎豬支原體肺炎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一種接觸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傳染病。是一種呼吸道飛沫性傳染病。多為慢性經過,主要癥狀為低沉陣咳,氣喘,腹式呼吸,生長發育遲緩,體溫一般不高。
豬肺絲蟲病本病各地都有發生,冬天和早春多見,各年齡和品種豬都能感染。
豬肺絲蟲病是由后圓線蟲寄生在豬的支氣管內所引起的線蟲病。主要危害仔豬,引起支氣管炎和肺炎,在早晚和運動時,或遇到冷空氣時出現陣發性咳嗽,有時鼻流膿性黏稠液體,并發生呼吸困難、便秘或下痢、貧血、消瘦,嚴重時可致死。
豬弓形體病 豬弓形體病是由龔地弓形體(蟲)寄生于動物細胞內引起的一種原蟲性人畜共患疾病。病豬以稽留高熱、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難、小便發黃、大便干燥、共濟失調,以及鼻、耳、后肢內側、頸腹下部皮膚出現紫紅色斑,妊娠豬流產、死胎。
飼養管理造成的我國北方豬舍絕大部分采取封閉式養豬,尤其在冬季不太重視通風,致使空氣中的灰塵、氨氣超標。豬舍中的灰塵不同于一般灰塵,它是病毒和細菌的載體,長時間漂浮積聚大量病原體,吸入豬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綜合征。
要防控冬春季節豬場呼吸道疾病,建立生物安全措施,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根據臨床表現以及發病規律,結合本地疾病流行規律以及往年的經驗,診斷或者鎖定可能存在的病原因素。是病毒是細菌還是霉形體,初步診斷或者圈定病原,然后對癥對因治療。根據發病輕重,采用合理藥物進行控制。如小豬和母豬盡量使用麻杏石甘散、清肺止咳散、二母冬花散、復方魚腥草、定喘止咳散等。嚴重的可選用敏感的中西醫聯合控制與治療。
目前,養豬生產一定要做好豬藍耳病、偽狂犬病、豬瘟、傳染性胃腸炎等病種的免疫工作。這些疫病一旦發生,除了本身帶來的損失外,還會大大降低豬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使得一些本身不具備感染能力的病原體乘虛而入。呼吸道對外直接相通,是病原體極易侵害的系統,常容易繼發胸膜肺炎、肺疫、氣喘病、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加重病情。所以豬重點疫病免疫不到位是豬發生呼吸道疾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針對呼吸道疾病要做好肺疫、鏈球菌、支原體等病的免疫工作。
營養支持。呼吸道一旦感染疾病,自身抵抗能力下降,很容易給其他病原帶來可乘之機,從而延誤治療,給養豬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其中醫的潤肺止咳,止咳化痰,保肝護腎,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扶正固本,對癥辨證用藥,皆能收到良好的治療以及控制效果。“正氣在,邪不干”,注重動物本身的生活習性以及自身的營養需求,培養豬本身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不利因素的影響,注重飼料原料的質量,減少或者改善對于豬的應激頻率。培養豬的抗逆性能,是解決當前養豬疾病多發的重要突破思路之一。
對于飼養管理造成的,應從中找到可能出現的誘導因素,如飼養密度,溫度,飼料原料質量,粉塵,圈舍有害氣體,是否應激,使用刺激性強的消毒劑等等。然后剝繭抽絲,找出需要迫切改善或者對于疾病的控制影響較大不利因素的改善工作。如降低飼養密度,加大通風換氣,降低粉塵,提高飼料消化吸收率等等。
加強環境消毒,相對于化學消毒法對豬體健康負面效應和對環境的壓力,機械消毒、物理消毒、生物消毒要小得多。如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加強糞便清理,糞便堆積后封土發酵。及時隔離病豬,太陽光下暴曬用具,紫外線凈化處理空氣。降低豬舍氨氣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濃度,使用煙葉水或沼氣池廢液噴灑消毒等等。
總之,對于豬的呼吸道疾病控制,應從本源入手,從誘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四方面入手,做好各個環節的分析和改善,對癥對因治療,采取多系統配合、多管齊下的治療方針以及控制思路,來應對呼吸道疾病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