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副嗜血桿菌病是由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多發性漿膜炎與關節炎的細菌性傳染性疾病,主要引起肺的漿膜和心包以及腹腔漿膜和四肢關節漿膜的纖維素性炎為特征的呼吸道綜合癥。
本病在臨床上常常以繼發感染的形式發病,多見繼發豬藍耳病、豬瘟、豬流感、豬呼吸道冠狀病毒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此外,各種應激性疾病也會繼發本病的發生。2006年、2007年流行的高熱病多因繼發感染本病而造成許多豬死亡,因此防治本病非常重要。
臨床癥狀
豬副嗜血桿菌病,多發生于斷奶子豬和青年豬,傳播迅速,病豬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發燒達41℃以上,皮膚發紅,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鼻孔流灰白色分泌物,耳梢發紫,眼瞼水腫,行走緩慢或不愿站立,腕關節、跗關節腫大,膘情良好的豬只發病多見急性感染,瀕死前多出現四肢劃水等神經癥狀。
病理剖檢
病死豬剖檢主要表現為胸膜炎、腹膜炎、腦膜炎、心包炎、關節炎;體腔及臟器多見纖維素性或漿液性滲出物,尤其是胸腔、心包腔內可見淡黃色的滲出液,嚴重時呈膠凍狀;肺臟腫脹、出血、淤血,并且常與胸膜發生粘連;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尤其是下頜、股前、肺門等處。
實驗室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初步診斷該豬群為豬副嗜血桿菌病,確診須進行實驗室診斷。
防治措施
由于豬副嗜血桿菌存在多種血清型,不同的菌株對同一種抗生素的敏感性也有很大差異,故使用疫苗免疫和藥物防控都非常困難。對于此病的防控,建議廣大豬場做好三點:
第一,注意豬場的環境衛生和飼養管理,尤其是飼養管理所造成應激的處理。
第二,定期采集血液做藥敏試驗,選擇本病菌高度敏感廣譜抗生素輪換保健,以免產生耐藥性。
第三,在防治藍耳病毒病、圓環病毒病、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胸膜肺炎時,必須要注意豬副嗜血桿菌病的防治。
病死豬及環境處理 將病死豬尸體深埋,糞便經2%火堿溶液消毒處理后集中堆積發酵;受污染的豬舍、用具等應該先用清水徹底沖洗后,再用2%火堿溶液消毒;發病豬群用強力消毒碘和過氧乙酸消毒。
病豬處理 根據對近幾年國內外用藥情況和實驗室藥敏試驗結果的分析,豬副嗜血桿菌主要對頭孢噻呋、頭孢喹諾、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恩諾沙星等敏感。考慮本病在臨床上多與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支原體性肺炎、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等混合發生,所以治療時要綜合考慮分析,制定以下治療方案:
發病豬:①清開靈(每千克體重0.2毫升)+恒豐強阿莫西林(每千克體重20毫克),混合肌注,1天1次,連用3天,以退熱促食,抗菌消炎,抗病毒,減輕病癥。②混感紅弓鏈(每千克體重0.2毫升)+富紅長笑(每千克體重20毫克),混合肌注,1天1次,連用3天,以有效控制繼發感染,鞏固療效。
大群豬:①拌料:每1噸飼料添加抗病毒I號粉1000克+恒福特600克,混合拌料,連用7天。②飲水:每1000升水中,添加豬用維多利500毫升,飲水連用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