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由偽結核耶爾新氏桿菌所引起的一種消耗性疾病,許多哺乳動物、禽類和人,尤其是嚙齒運物都能感染發病。
一、病原
偽結核耶爾新氏桿菌,為革蘭氏陰性,多形態的桿菌。
二、流行病學
本菌于自然界廣泛存在,嚙齒運物是本菌的貯存所,因此家兔很易自然感染發病,本病多呈散發性,也有引起地方性流行的,家兔因吃進污染的飼料和飲水而感染,此外,皮膚傷口、交配和呼吸道也是傳染途徑。
三、病狀
患兔初期不顯臨床癥狀,而后逐漸消瘦,衰弱,行動遲鈍,食欲減少以至停食、毛粗亂,病程緩慢,通常直到瘦得皮包骨頭才死亡。個別病兔有下痢、體溫升高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呈敗血癥死亡。
四、病理變化
尸體消瘦,圓小囊腫大,角感較硬,漿膜下有大量針帽大黃白色結節,漿膜增厚;蚓突仲大似小香腸,其漿膜下有無數灰白色乳脂樣大的小結節;脾腫大,較正常腫大約5倍左右。上有多量黃白色針帽至栗粒大結節;肝大質粗;膽囊腫大,充盈膽汁;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其它臟器未有可視性病變。
五、防治
本病在生前不易確診,故對病兔難以治療,主要加強預防,發現可疑兔應立即淘汰,做好消毒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