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酶活性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作用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必須選擇適宜的酶制劑,采用合理的使用方法才能獲得理想的添加效果。
一、依照使用目的、使用動物的特性(消化道結構, 內源酶分泌情況)以及日糧組成選擇適宜種類的酶。一般幼齡哺乳畜人工乳,代乳料、補充料中使用的酶,主要選擇以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為主的制劑;在單胃動物日糧中添加植酸酶,可明顯提高日糧中磷的利用率,但日糧中加有麥芽或在反芻動物日糧中應用植酸酶則添加效果甚微;在加有大麥的幼齡豬、雞日糧中添加以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為主的酶制劑,能獲得較好的添加效應,但在成年豬、雞,特別是母豬日糧中應用則可能添加效應較低。
二、所選酶制劑的作用條件應與使用動物消化道內環境相適應。不同動物、不同生長階段,消化道內環境差異很大。因此,應用于一種動物的酶制劑,不宜用于其他動物。有時可以通過調整日糧酸堿度,使消化道內pH值符合所用酶的作用條件。例如,28日齡前的哺乳仔豬胃中pH值在4以上,在28-35日齡或28-35日齡前的豬飼料中使用胃蛋白酶(最適pH2-3)應同時使用酸化劑,才能發揮酶的作用。
三、飼用酶的活性。由于體外測定條件與動物消化道中的真實條件差異很大,體外所測得的酶活性并不能完全說明在飼料中的應用效果。在比較幾種酶的效力時,必須使測定條件盡可能地接近酶將發揮作用的體內條件,其結果才有一定的意義。但 消化道中多種酶的互相作用,多變的pH值、復雜的底物等是不可能完全模擬的。此外,酶制劑是否符合飼用酶的特殊要求,其中各種酶是否能安全到達能充分發揮作用的消化道部位,體外測定結果難以反映。因此,要想了解飼用酶制劑中酶的效力和添加效果,可信資料應來自動物體內測定的結果。
四、注意飼料加工、貯存對酶活性的影響。為了減少飼料加工與貯存過程中對酶的破壞,應盡量減少參與飼料加工工序和貯存時間,所以酶制劑最好直接加入配合飼料或補充料中。 粉狀飼料的混合過程對酶活性的影響不大。一定的溫度、壓力會使酶蛋白的結構發生變化,降低甚至喪失酶的催化活性,特別是在濕熱條件下。因此,制粒溫度 過高會降低飼料中酶活性。一般認為在60-65℃以下的制粒過程中,經穩定載體處理的酶制劑可保持80%左右活性,某些經特殊包被處理的酶制劑在75℃以下可保持較高的活性。若考慮到沙門氏菌的滅活,制粒溫度至85℃以上或膨化 處理,最穩定的酶制劑也將變得無效。制粒或膨化冷卻后將穩定的液體酶制劑噴于顆粒表面,能被飼料顆粒很好地吸收并保持較高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