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風肉,系用豬肋條肉,涂醬經烘干而成,為60年代上海市所創制,產品行銷香港。
原料配方 白坯配方:豬肋條肉50千克 白砂糖1.5千克 鹽0.9千克 白醬油1千克 大曲酒0.75千克 硝酸鈉50克
豆板醬配方:純黃豆豆板醬25千克 白砂糖12.5千克 大曲酒1.5千克 大蒜末200克 硝酸鈉5克
制作方法
1.原料整理:選用不帶奶脯的豬肋條肉為原料。修去橫隔膜、奶脯,以0.8厘米為標準厚度切成薄條。切條垂直,刀工整齊,薄厚一致,條頭均勻,每條長度為30厘米左右,每千克約6條。切成條的生坯,在上頂硬腰處右邊用尖刀戳洞,打成0.3~0.4厘米的洞眼,打眼的位置要適當,過高過低均影響質量。
2.腌制:生坯條用40℃左右溫水洗滌,洗凈生坯條上的浮油,硬膘發軟后,瀝干水分以待拌料。瀝干的生坯條以50千克為單位放在盛器內,把腌白坯的輔料加入,用手攪拌均勻,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盡量使輔料溶液滲透到肉條內部,腌制6~8小時即可扣繩。腌制好的生坯,用白麻繩穿入肉條硬膘處的洞眼內,繩結頭扣在洞眼當中,扣繩做到整齊,長短一致。
3.烘焙:(1)扣繩的生坯串在竹竿上,每條距離2~3厘米,送入烘房。排列整齊,每竿距離相隔2~3厘米。(2)烘房溫度保持在45℃左右,如溫度過高,火力太大,會滴油過多,溫度太低則生坯容易發生酸味,均影響質量。待烘至10小時肉條表層干燥有硬性時,即可停烘。(3)事先將豆板醬按比例加入輔料,攪拌均勻,把肉條放在豆板醬里上醬,要上醬均勻,上醬比例是30%左右(即100千克原料約耗醬30千克)。(4)上醬的肉條用粗草紙包起來(留出繩頭便于串棒),用水草扎緊,再送入烘房烘焙(方法和溫度同第一次),烘至15~20小時待豆板醬表層干燥有硬性時,即可出坑換紙。(5)用粗草紙包扎的肉條,在溫水中浸一下,待草紙發軟后及時剝去草紙,如有漏醬處及時補足。最后用透明的薄玻璃紙包好,外用綠色棉紗繩扎二道,再送入烘房第三次烘焙(溫度和前兩次同),烘至24小時后待肉條發硬時即可出坑為成品。
4.保管:醬風肉不宜堆疊,保管時須掛在竹棒上,擱于通風干燥處。
食用方法 放于盛器內,用隔水蒸的方法,熟后切片,用作佐酒和進飯菜肴,均勻佳品。蒸前不能洗滌,否則易使鮮醬脫落,影響口味。
質量標準 上醬均勻,肉條較硬,呈棕黃色,玻璃紙完整,扎二道綠色淺繩,味鮮香甜,成品率為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