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痘病是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病毒性疾病。病原是雞痘病毒。病的特征是在雞體無毛或少毛的皮膚上發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粘膜形成纖維素壞死性假膜。該病可使雞增重緩慢、消瘦;產蛋量暫時下降,并可并發其他傳染病、寄生蟲病,引起雞的高死亡率。本病主要發生于雞、火雞和鴿。各種年齡、性別和品種的雞都能感染,但以雛雞與中雛多見。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傳染主要通過皮膚或粘膜的傷口,某些吸血昆蟲,特別是蚊子能攜帶病毒,這可能是夏秋季造成雞痘流行的原因之一。
防冶方法:可于春秋兩季接種雞痘弱毒疫苗。按實含組織量用50%甘油生理鹽水或生理鹽水稀釋l00倍后應用,用消毒過的鋼筆尖或接針(也可用縫被針,磨去針眼頭呈叉狀即可)蘸取疫苗,在雞翅內側無血管處皮下刺種(具體稀釋量與刺種次數見說明書),刺種后3——4天,刺種部位微硯紅腫、水泡及結痂,2-3周齡痂塊脫落,表示刺種有效,否則應予補種。免疫期雛雞2個月,大雞5個月。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多采用對癥療法。皮膚型雞痘,在破損處涂布碘酊。口腔、粘膜上的假膜可用鑷子小心剝離,然后再涂上碘甘油。給病雞群口服四環素,可減少死亡。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防冶方法:可于春秋兩季接種雞痘弱毒疫苗。按實含組織量用50%甘油生理鹽水或生理鹽水稀釋l00倍后應用,用消毒過的鋼筆尖或接針(也可用縫被針,磨去針眼頭呈叉狀即可)蘸取疫苗,在雞翅內側無血管處皮下刺種(具體稀釋量與刺種次數見說明書),刺種后3——4天,刺種部位微硯紅腫、水泡及結痂,2-3周齡痂塊脫落,表示刺種有效,否則應予補種。免疫期雛雞2個月,大雞5個月。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多采用對癥療法。皮膚型雞痘,在破損處涂布碘酊。口腔、粘膜上的假膜可用鑷子小心剝離,然后再涂上碘甘油。給病雞群口服四環素,可減少死亡。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