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檢測覆蓋到了產業發展的各個領域,屬于高技術服務業、科技型服務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現階段檢驗檢測行業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開放時間較短、發展速度較快。2014年原質檢總局8號文,標志著檢驗檢測行業全面向民營資本開放。由于市場需求較大,帶動行業發展較快,短短幾年時間,檢驗檢測機構由幾千家,增加到當下的4.8萬余家。機構數量猛然增加,造成管理和技術人員奇缺,使得行業發展初期管理和技術基礎并不牢固,為行業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二是改革節奏加快、改革力度加大。檢驗檢測行業的成長與我國改革開放節奏加快、力度加大不期而遇,在此時期,成熟行業的管理已經儲備了大量的管理、技術和制度積累,改革時機已然成熟。而檢驗檢測行業,主管部門也在探求行業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被裹夾其中,與成熟行業一道步入深度改革之中,而機構為了生存,將更多的資源投放到開拓市場中,造成管理和技術發展的脫節。
三是監督方式成型、監管任務艱巨。“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管方式在此期間逐步成型,但作為檢驗檢測行業的監管卻面臨監管力量單薄、監管力度不足、監管專業化能力有待提升、監管處罰較弱的現實問題。正是由于監督管理仍處于摸索階段,導致處罰起不到應有的震懾作用。
四是還有三個不利于行業發展因素。具有特殊的市場特點,市場并不會因為管理規范帶來聲譽、帶來效益,市場對機構管理規范并不敏感;具有特殊的客戶需求,甚至有客戶只希望獲取合格報告,對數據結果尚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具有特殊的技術服務特點,所出具的檢驗檢測報告,客戶使用數據并不會立刻出現嚴重后果,加之,技術上有規避風險的條款,機構可以做出免責聲明;這些因素匯總在一起,會降低機構在管理上加大投入的意愿。
針對行業發展現狀,提出以下對策建議:(1)行業規范運行需要政府干預,政府應建立覆蓋各層面的培訓體系,使業內人士有掌握相關知識的正規渠道,增強行業管理的規范化能力。(2)進一步強化法人責任意識,加大對法人的責任追究,法定代表人應對企業的管理運行負起責任,提升規范化運行意識。(3)進一步加大監管的力度,適當增加監管頻次,擴大監管覆蓋面,提升監管的專業化能力。(4)需要業內有識之士引領,業內人士應共同為未來思考,體現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