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著審核員一起,看看如何判斷一條生產線牛不牛?如何不懂“裝”懂,外行“裝”內行!
總結下來,可以以“望聞問切”四個字來概括!
望聞問切是中醫用語,旨在“治病救人”。具體到生產過程中,意為“識別風險,給出辦法”。可以歸納為:“望”定基調,“聞”收情報,“問”明方向,“切”下結論。
01 .
“望”定基調
一“望”產品
產品(包括半成品)其實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地方。再好的生產線也是為了產品服務的。
以油漆件為例,其半成品(基材)為塑料件,不妨走到注塑機旁,拿起剛剛生產出的熱乎乎的塑料件(小心別燙著!)觀察一番。
觀察什么?外觀、尺寸、性能!
看看外觀上有無讓自己不舒服的地方,要知道產品也是人設計出來的,讓你不舒服的地方一般也會讓其他人不舒服,除非有其他特殊用途。
注塑件的外觀有無明顯缺陷,如缺料、劃傷、飛邊,或者和其他部位不一樣的地方
尺寸和性能非專業人士比較難“望”,但試著想象下這個零件會裝在哪里(對手件是什么)?如果你來設計的話,會考慮哪些性能。
再輔助現場操作指導書和檢驗設備,進行確認。
二“望”設備
產品講完了!接下來看看哪些因素可以影響到產品質量,工業上有個非常著名的口訣:人機料法環測!
其中,設備是關鍵中的關鍵!
一個好的審核員心里都有一本賬,這本賬明明白白的寫著這個行業最好的設備品牌有哪些?一般的設備品牌有哪些,不建議使用的設備又有哪些?
真棒呀!
可是問題來了!
我哪知道這些呀!
這家公司我第一次來呀!
哥們我是第一次進工廠呀!
這些設備看起來一模一樣呀!
雖然經歷著絕望,但是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我們試著來看看什么樣的設備是好設備!
穩定性!穩定性!穩定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工業化的設備總是在重復著幾個動作或者幾個步驟!好的設備每一次重復與上一次相差很小,穩定性很高。控制這些動作和步驟的就各式各樣的工藝!
三“望”工藝
“設備”是靠各式各樣的“工藝”作用到產品上的,要了解設備,你先要了解涉及到的工藝!
工藝雖然眾多,但其祖宗無非只有七個!
1954年,第10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決定采用長度、質量、時間、電流、熱力學溫度、發光強度和物質的量7個量作為實用計量單位制的基本量,其他所有單位都可以通過這7個單位推導出來。
這七個參數,請大家熟記于心,了解了他們,你就了解宇宙的奧秘,萬物的根本了!
其實我們工業上常用的也沒那么多,以注塑機為例,長度(螺桿動作位置)、溫度(炮筒溫度變化)的穩定性就可以大體判定其工藝穩定性,進而判斷設備好壞。
四“望”、五“望”……還有好多想“望”不敢“望”的,實在是“望”不動了!!!請大家自行腦補!!!
通過以上的“望”,大體可以基本了解這家公司是個什么水平,生產線的風險有多大了,這就是所謂的“望”定基調。
02 .
“聞”收情報
“望”完了,我們來看看“聞”。
對于“聞”,其實很多人是有誤區的,雖然很多時候是需要用鼻子去“聞”的,比如油漆線上,再比如內飾件,大眾集團就有很多“金鼻子”!
但這里的“聞”其實是去“聽”,比如“百聞不如一見”,要是理解成用鼻子“聞”,氣氛一下子就曖昧起來了!
“聞”最好的狀態就是安靜的做一個聆聽者。這其實是在“望”后你需要做(裝)的。分享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有一次,在一家油漆線看噴房的“風平衡”情況,看著“飄帶”走了會神,愣了大概10幾秒,旁邊的工藝經理一下子就慌了,開口打破平靜,“老師,我們這個風平衡有點問題”。
我一楞,心中轉而一喜,臉上卻裝作毫無表情,一臉嚴肅狀,說:“恩,我早就看出來了,來,小伙子,你具體講講!”
一個比較有經驗的審核人員、管理人員其實話不會太多。
要記住,只有當你掌握足夠多的背景、情報時,才有利于你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要做到“多聽少說”。有時候對方說著說著就慌了,老底就漏出來了。
這就是“聞”收情報。
03 .
“問”明方向
當收集到足夠的“情報”時,你得花時間去考慮,去篩選哪些是有用的“情報”,哪些是“假情報”,并注意不要被對方帶跑偏,帶到“坑”里,明確自己的突破口/方向在哪里?
這時候,該開金口啦!
問是一個逐漸接近真相的過程!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伏爾泰說過:“判斷一個人要根據他的問話,而不是他的回答。”
“問,最好有方向,以開放的式的問題起頭,以封閉式的問題追問。”
開放式問題舉例:
-
這道工序產生的不合格品,哪種類型占多數?
-
這么多供應商,哪些讓你比較頭疼?
封閉式問題舉例:
-
“我想問一下,這臺焊接設備是時間模式控制的,還是深度模式控制的?
-
你們公司的外購件,是按生產批次,還是進料時間來進行追溯的?
最后,注意下禮節問題,語氣別太“沖”,還有,提問前,請舉手!
04 .
“切”下結論
中醫里的“切”指的是“切脈”,去“接觸”患者,去感受其脈搏變化。在這里呢,也是去真真正正去接觸、去觸摸、去體會生產現場的審核/參觀對象,也是我們下結論前的最后一步了。
正如之前講的去觀察(望)零件,這里更加直接,去接觸,大眾集團了除了有“金鼻子”,還有“金屁股”和“金手指”,“金屁股”是去感受座椅舒適度的,“金手指”是去體會零件間的匹配的。
生產現場也是,在針得對方同意(安全考慮)前提下,可以去感受下產品,去做做操作工,以一線員工的角度去看看整個過程,去修偏接下來要下的結論。
當你提出一個改善措施的時候,要從執行者的角度去多想想,看看有沒有可能給對方帶來不便,可操作性差、無法落地的問題。
自己親自去接觸產品,去接觸設備,以第一線員工的眼光去感受,最終給出可落地的建議/方法,實實在在幫助對方進行提升。
總結
“望”定基調,“聞”收情報,“問”明方向,“切”下結論。做到以上幾點,就可以安安靜靜的裝會內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