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2年第29期(總第374期)通告,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對25大類食品1455批次樣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餐飲食品、調味品、糕點、食用農產品4大類食品18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了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重金屬污染、微生物污染、生物毒素等問題。 10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 10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分別為東營區新禧里超市銷售的黃豆芽,6-芐基腺嘌呤(6-BA)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平度市趙全蔬菜批發店銷售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濰坊高新區福芝果蔬店銷售的生姜,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滕州市北辛滿思廣水產品店銷售的鯽魚,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利津縣名昊水果店銷售的芒果,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樂陵市友佳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香蕉,吡蟲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新泰市青云街道楊守鋒蔬菜批發中心銷售的豇豆,啶蟲脒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日照市嵐山區雞哥活禽銷售店銷售的生雞肉,氟苯尼考和多西環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夏津家庭號商廈有限公司銷售的辣椒,噻蟲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菏澤牡丹區麥迪隆百貨超市銷售的蘋果(蛇果),敵敵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6-芐基腺嘌呤是一種生長調節劑,可以促進細胞分裂,加快豆芽生長。根據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農業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5年第11號《關于豆芽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6-芐基腺嘌呤等物質的公告》規定,6-芐基腺嘌呤作為低毒農藥登記管理并限定了使用范圍,豆芽生產不在可使用范圍之列,目前在豆芽生產過程中使用上述物質的安全性尚無結論。但為確保豆芽食用安全,豆芽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上述物質。豆芽中6-芐基腺嘌呤不合格原因可能是種植戶在種植過程中違規使用所致。 噻蟲胺屬新煙堿類殺蟲劑,具有內吸性、觸殺和胃毒作用,對姜蛆、蚜蟲、斑潛蠅等有較好防效。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胺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噻蟲胺在根莖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2mg/kg,在茄果類蔬菜(番茄除外)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5mg/kg。姜和辣椒中噻蟲胺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苯醚甲環唑是高效廣譜殺菌劑,對蔬菜和瓜果等多種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苯醚甲環唑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苯醚甲環唑在杧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2mg/kg。芒果中苯醚甲環唑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時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吡蟲啉屬內吸性殺蟲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吡蟲啉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吡蟲啉在香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5mg/kg。香蕉中吡蟲啉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敵敵畏是一種廣譜性殺蟲、殺螨劑,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敵敵畏揮發性強,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污染,易于通過呼吸道或皮膚進入動物或人體內。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敵敵畏在蘋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1mg/kg。蘋果中敵敵畏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種植過程中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時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未降解至標準限量以下。 恩諾沙星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長期食用恩諾沙星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在魚的皮和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0μg/kg。淡水魚中恩諾沙星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疫病,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導致上市銷售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超標。 氟苯尼考又稱氟甲砜霉素,是一種獸醫專用酰胺醇類廣譜抗菌藥,主要用于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豬、雞、魚的細菌性疾病。長期食用檢出氟苯尼考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風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最大獸藥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氟苯尼考在家禽(產蛋期禁用)的肌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0μg/kg。雞肉中氟苯尼考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疫病,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產品中的藥物殘留量超標。 4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問題 4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問題,分別為青島佳聯購物中心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為山東鑫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油醋汁(生產日期/批號:2022/3/5,規格型號:268克/瓶),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和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蘆湖小區北門牛曉菲加工的油條,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壽光市旺騰超市銷售的咸蒜,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和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五蓮縣洋果子私房烘焙店加工的手指餅(糕點),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山梨酸及其鉀鹽抗菌性強,防腐效果好,是目前應用非常廣泛的食品防腐劑。長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鉀鹽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復合調味料中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最大使用量為1.0g/kg。油醋汁中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中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也可能是在使用過程中未準確計量。 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一種防腐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長期食用苯甲酸及其鈉鹽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腌漬的蔬菜中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的最大使用量為1.0g/kg。醬腌菜中苯甲酸及其鈉鹽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彌補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也可能是在使用過程中未準確計量。 含鋁食品添加劑,比如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礬)等,在食品中作為膨松劑、穩定劑使用,使用后會產生鋁殘留。含鋁食品添加劑按標準使用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但長期食用鋁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油炸面制品、糕點中鋁的最大殘留限量值(干樣品,以Al計)均為100mg/kg。油炸面制品和糕點中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經營者為增加產品口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鋁添加劑,或者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鋁含量過高。 1批次江米條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 不合格產品中,有1批次江米條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為環翠區蕎宜食品加工坊加工的江米條(生產日期/批號:2022/5/15,規格型號:220克/袋),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酸價,又稱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程度。酸價超標會導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標嚴重時所產生的醛、酮、酸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導致腸胃不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酸價(以脂肪計)的最大限量值為5mg/g。糕點中酸價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原料采購把關不嚴,也可能是生產工藝不達標,還可能與產品儲藏條件不當有關。 此外,還有3批次食品分別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微生物污染問題、生物毒素問題,分別為日照福滿樓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購進的皮皮蝦,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莒縣登科餡餅店使用的自消毒餐碗,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齊河縣華店鎮泉拾惠綜合商店銷售的標稱為山東齊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花生醬(生產日期/批號:2022/5/5,規格型號:350克/瓶),黃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鎘是一種蓄積性的重金屬元素,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長期食用鎘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鎘(以Cd計)在鮮、凍水產動物(甲殼類)中的最大限量值為0.5mg/kg。海水蝦中鎘(以Cd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長過程中富集環境中的鎘元素。 黃曲霉毒素B1是一種強致癌性的真菌毒素。長期食用黃曲霉毒素B1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規定,黃曲霉毒素B1在花生及其制品中的最大限量值為20μg/kg。花生醬中黃曲霉毒素B1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使用的原料受到黃曲霉等霉菌的污染,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餐(飲)具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餐(飲)具中不得檢出大腸菌群。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不徹底、消毒滅菌不徹底,也可能是操作人員或周圍環境不清潔,造成餐飲具二次污染。 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生產經營者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產品,控制風險,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產品已按要求開展核查處置工作。